第五部分:永不消逝的美丽
第74节:只好另谋出路(图)

该片男主角朱飞十分称职。他温文尔雅,态度凝重,既无夸气,亦无寒酸气。片中女角更为不凡:胡蝶貌美肤丽,举止安详,形象较适合扮演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她在片中饰演了凤子,在影片后半部又扮男装,饰演红叶公子,很适合东方人的审美心理;阮玲玉在片中扮演的蒲绿姬,额前流海齐眉,着长衫,轻盈弱质,顾盼生姿。在影片中,绿姬不佳,凤子便难见长,阮玲玉与胡蝶都有很多过硬的重头戏,她俩都可算那时影坛上脱颖而出的新秀。
胡蝶虽在主演《白蛇传》后奠定了在电影界的地位,可阮玲玉主演《挂名的夫妻》等影片也有一定的影响,她们与男主角朱飞配戏,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可明星公司出于胡蝶在一般观众中美容的号召力,"有意识地要把颊上有两个特别显霞的酒祸的胡蝶捧上去",因而阮玲玉反而被压到了下面。明星公司的巨头人物周剑云等偕同胡蝶、朱飞、郑小秋等男女主角,亲自带着拷贝,去各大码头着主行所谓首映仪式,以资号召。秋天,他们到了杭州,明星公司特地租下了城站大戏院,让阮玲玉登台演出,演毕谢幕时,胡蝶站在中央,兴高采烈地向台下观众鞠躬招手,而阮玲玉则总是退让到后面,显得有些害羞似的。同时,明星公司在《白云塔》一片的广告宣传中,胡蝶的名字明显地列于阮玲玉之上。
这决不是一部影片的名次问题。原来张石川在经营七虽十分注重票房价值,可对演员的艺术劳动态度要求是极严格的。他痛切地觉得:"一个电影演员对于他〈她〉的事业没有坚决的信心,是决不会成功的,把当电影演员作为达到另一种目的的手段这种观念,尤其是电影界的进步的障碍!"胡蝶自加入明星影片公司以后,最初演技还幼稚得很,恳然她在天一影片公司主演了三十部影片,但因拍摄期过短,导演的能力不强,在表演上进展不大,可张石川认为她有一个很大的恃长,就是"诚恳耐劳,对事业有坚强的信心";
(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载《明星半月刊》1935年6期)这种对艺术事业的严肃态度,正好和张织云、杨耐梅诸人相反,他通过一、二章十年的艺术实践,深感电影女明星的星海沉浮,变化沧桑,在一个时期之中,张织云、宜景琳与人结婚;杨耐梅去而复回,常常热衷于她放荡不羁的交际生活。当时,洪深正拍摄根据英国王尔德原著改编的电影《少奶奶的扇子》(1928年导演:洪深张石川主要演员:杨耐梅宜景琳肖英龚稼农)时,杨耐梅与宜景琳相继请假,气得洪深先生发誓不再导演影片。张石川认为:在这种风气之下,阮玲玉也有些受影响,她"工作兴趣完全被个人情感掩没了,比方她今天心境高兴,到了摄影场上她就老是笑,再也演不来伤感的戏;遇到心境不好时演快乐的戏,不必说更困难了,"目前,远在海外的胡蝶女士,回忆起当年与阮玲玉拍摄《白云塔》时的情形说道:
"这是我进入'明星'后主演的第一部片子,也是与阮玲玉合作拍的唯一(的)一部片子,阮玲玉便离开'明星'参加'联华'。
在这部片子里,我是演正派女角,玲玉演反派女角,玲玉进'明星'也有二、三年了,但不知为什么在'明星'总不得志,玲玉其实是擅长演正角悲剧的,她对这个反派女角并不喜欢,也不理解,记得张石川在导演时要玲玉'脸上要有虚伪的假笑,心里要十分恶毒',可是玲玉总演不好,逗我在一旁都十分同情她,因为她天性善良,这实在是难为她。而且朱飞自恃是名小生,演戏态度很不认真,那时是默片时代,演员的台词固然不必拘泥,但也总不能太离谱,可是朱飞常常在摄影棚里和玲玉对话时,胡言乱语,自编一套,弄得玲玉往往不知所对,有时会忍不住笑出来。这样整幕戏就得重来,浪费胶片且不说,也影响拍片进度,气得张石川破口大骂,连带玲玉也落埋怨,玲玉心中自然是十分委屈,又无法申辩,自然是郁郁寡欢。"(《我和阮玲玉》载《海外星云》85年试刊第六期)
《白云塔》拍摄与放映之时,阮玲玉和胡蝶的表演艺术,以及在观众之中的威望,还正处在上升时期。到了三十年代初,她们两人都有长足的进步:胡蝶在郑正秋、张石川等的帮助下演技渐趋成熟;阮玲玉也在张石川所指的拍戏时的那些弱点。自然,张石川当年对阮的那些评价的准确性程度如何,现在很难判断,只是后来(入联华影片公司后)的事实说明,阮玲玉在艺术创造中气的态度不是这样。她可以任一个新导演指挥她试演一次以至三四次而毫无怨言;作为一个演员,她要求自己比要求导演的要多得多。她常在准备角色时设计了几种方案。当时在电影界确实有许多不懂表演的导演,他们在实拍时,往往对演员提出一些笼统要求:如:"阮小姐,你这个镜头中要痛哭失声!"阮玲玉从不因导演要求不当而反目,而是在表演的第一种方案不行时,她又用第二种方案去进入角色……。
明星公司对胡蝶的偏爱还表现在事隔五、六年之后(此时阮玲玉已转入联华公司),上海光华戏院重映此片时,将阮玲玉的名字列于胡蝶之前。明星公司见胡的名字不在阮之前,与之交涉。而光华影院因阮玲玉已为联华演员,戏院本身与联华又不无关系;而阮之地位亦未见不如胡蝶,故不甘屈服,后将广告改为"两电影皇后合作"。明星公司方罢休。
当阮玲玉演完《白云塔》后,感到公司对自己往往另眼相看,态度冷落。这,自然伤害了一个有抱负、有作为、又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青年演员的自尊心。再说,明星公司武侠片的兴起,在阮玲玉心中也引起了思考。北伐战争失败后的1928年,混乱的中国电影界,更向着脱离现实的商业化方向发展。为了迎合小市民观众的口味和南部片商的要求,各公司大拍武侠神怪电影。明星公司的郑正秋抵不过当时这股潮流,为公司营业计,他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著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由张石川导演了《火烧红莲寺》第一集,董克毅摄影,郑小秋、夏佩珍主演。同年五月公映后,大为轰动,倍受欢迎。从此,明星公司更掀起了拍摄武侠片的狂潮,并从第三集起,重要的女演员,除夏佩珍外,胡蝶也参加主演。阮玲玉不喜欢武侠片,也不愿加紧训练自己投入这一片种以试身手。以当时"明星"拍摄的《火烧红莲寺》来说,不是真实地反映人生,演员在银幕上把嘴一张,可以飞出一道白光把人刺死。这种影片只求新奇热闹,演员不能展示精细的演技。明星公司专注拍这种武侠片,这就使能演戏而不愿意搞这种武侠片的阮玲玉,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了。阮玲玉思虑再三,只好另谋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