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1日,是个该记住的日子。
第五届国共论坛(两岸论坛)开幕,论坛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将扩大两岸文化交流作为交流的重要内容。由经贸交流而上升到文化交流,这个不是交流面的扩大问题,而是交流在质上的一次飞跃。经贸首先讲利益,并无归宿。但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却是两岸人民和全世界华人的根,讲求更多的则是情义。开启文化的交流,既是寻根的,也是共赢的。开启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更加理性地把握文化传统与改革的分寸,于文化、民族,亦善莫大焉。通过文化,建立两岸间的认同与共同发展,增进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也更加凸显文化的纽带作用的重要。
既是传统文化的交流,当然渴望有国学大师的出现。不幸的是,也就在这同一天,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两位大师同时驾鹤西去。两位先生对中华文化的功绩,堪称丰伟。季先生本也人间少闻,但后来被奉上神坛,冠以大师、泰斗、国宝之称,遂名声大噪,几至于柳井。可贵的是,季先生并不因之而陶醉,反而更加清醒,坚辞不受。反观滚滚红尘,白发飘飘,而自称国学大师者有之,黄口未脱,而自成思想家、文学家、大师者也有之。季先生之器之学,不免更让人钦慕。季先生说,大师应该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这样的人,自己只是个杂家。并说很多人,研究水平都比自己高深得多。
季先生所说的胜过自己的,或许任继愈先生就是一个。任先生一生淡泊,著述亦丰,特别在传统文化的天人之学方面,更是颇多撰述。而这也是国学最核心的部分。可惜的是,季先生、任先生的去世,于媒体却颇冷热不均。有朋友说,任继愈先生病逝在先,但搜狐到今天(12日)才报道,其恶可见一斑。其实搜狐首页还能见到任先生病逝的消息,凤凰网、新浪网首页则根本见不到。但新华网却是在11日有报道的,因此,这应该真是媒体的可恶了。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电视里、网络上,大师层出不穷。但如任继愈先生之淡泊、如季先生之宁静,不多矣。
斯人已去,在媒体大师、网络大师粉墨登场,眼花缭乱之中,或许更该怀念已去的大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