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广州还见不到什么落叶。抬头望去,窗外仍是一片盎然的绿。若是在北方,此际枝头已挂满了枯黄而干涩的叶子。等到一个仲秋的早晨,空气中凝聚了一种寒意的时候,在朔风的催促下,便会有一片枯叶挣开树枝挽留的手,打着旋向地面坠下去。当它吻过自己的根系、赞美了哺育自己的土地之后,垂死的叶便卧在地上。终于,它永远地失去了生机,到达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于是有哲人感叹,人的一生,也如这叶子一般:或为嫩芽,嬉戏在梢头;或成绿叶,戍卫着红花;或聚浓荫,照料了果实——而究其所归,不过是生命的尽头罢了。
人生本是一段旅程。呱呱坠地的瞬间,便是征途的开始;然后漫无目的地前行,直到有一天突然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于是开始了义无反顾的跋涉。寂寞的旅人正向前走。途中经过一个驿站,进去稍适修整,一天后就得继续上路了,逗留不得。夜里的冷雨浸透了他的斗篷,午后的骄阳烧灼着他的面庞,无情的风吹熄了他手中的火炬——可他心中的火种却愈烧愈旺。旅人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不远万里去朝拜自己的信仰。
辗转多年,终于到达了之前心驰神往的地方,他细细瞻观一番,接着又踏上了通往另一个目标的道路——新的目标早在前面的旅途中就已被定下了。
到达从来不意味着结束。
人生中的目标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如果你到达其中的一个便沾沾自喜而停止前进,你终有一天会落在别人的后面。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坐享其成的资格。什么时候才允许停歇呢?只有在生命结束之后。
只有在那一刻到来时,人们才能说,“我走到我所能前行的最远处了……”
不过,对社会来说,这仍不意味着终止。当一个人为全社会创造了价值之后,这份价值将永存于社会,既便是在那人百年之后,他(她)所贡献的一切也将随着社会的脚步继续前进,走出一条无止尽的道路。那枯萎的叶子不正是这样吗?凋零后的它在泥土里化作养料,滋润着新的生命;第二年春天,在它当时逝去的地方,又长出了新的绿叶。
到达永远不意味着结束。
于是,你拿起船棹,在时间的长河里划动一叶小舟。遇见一处渡口,你没有徘徊;碰上一片险滩,你没有停留;不知不觉,两岸已是鸟语花香,但你依旧前进——因为你知道,绕过前面的峡湾,还有更美的景色。
——2005年9月10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