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经济人生


  共有247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经济人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任盈盈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大观园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18419 威望:2 精华:26 注册:2004/9/5 11:40:05
经济人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30 21:20:43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绝尘独行 提交日期:2004-4-22 3:14:00
看到天涯这里的讨论,感慨甚多。其实经济问题对我们的生活真实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目前这种扑朔迷离的发展状况下,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稍有不慎,便是很大的灾难。   我前年回国,当时海归正热,我新婚不久,太太尚在上海工作,年薪也有十万,很不愿意就离开上海,而是希望我能够回国工作。虽然这与我当时的想法不符,但我也并不想因循守旧,抱着自己的计划不放。所以也是很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当时在上海,我有一个体会,凡是收入高的朋友,都是在为政府工作,举个例子,比如华为,应该算是私企,但华为的大客户是中国电信,就是政府。依此类推,我所了解的企业,最终用户都是政府而不是百姓。如果最终用户是百姓,则这些厂商必然处境窘迫,生存不易。就如我太太所在的一家外资保险公司为例,其实每年都是亏损的,但为了追求市场,大肆扩张,我当时就很忧虑地对太太说,这么下去怎么行呢?她回答,她也曾经问过她的经理,经理回答说,到时候会有办法的。我就说:他能有什么办法?到时候他赚够了钱,走了,你们可就惨了。后来一年不到,果不其然,她经理回了台湾,公司也无法继续扩张,内部人员纷纷辞职。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中国经济过于依赖政府行为和外商投资。所以越是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越是要静心观察,不要盲目跟风。事实上,我对于中国的经济,还是比较担忧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奇迹可言,说穿了只有一句话,即“高投资,低消费“。而这样的快速发展形态,中国远不是发明者。早在斯大林时代,便已经风行一时了。大家80年代读过中学政治的,可能还记得课本中说斯大林搞五年计划,通过社会主义实现了钢铁等物质生产的飞跃,最后打败了希特勒德国的事情。尽管本人对斯大林没有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认书中所讲基本属于事实。在斯大林取得了那样的成功以后,日本又再一次重演了历史,通过银行和行业联合,把整个国家的经济捆绑在一起,实现了惊人的经济飞跃。今天,当中国再次重走老路,获得每年两位数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高投资,低消耗“背后的实质和它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高投资往往是由国家主导的行为。正因为是国家主导的,所以高投资的产出,是国家的需求,而不是个人的需求。但是高投资有一个基本的好处,就是它能解决生产者的吃饭问题。低消费也就是这个问题的表现,劳动者有饭吃,但也只有饭吃。这一点,在现今的中国也有体现,我的同学在上海,工资中大部分都要用来买房子,还有一部分用来买养老和医疗的保障,真正能用于普通消费的,其实不多。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上班吃饭睡觉,偶尔出去玩玩。这还是高收入的白领的生活,倘若是普通劳动者,则处境更惨。而国家高投入产出的物质,却并不符合百姓的生活需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的磁悬浮,700个座位的列车,日运营量仅75人次。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再比如地铁,上海地铁的运营收入,仅能够勉强维持运营的成本。至于维修,改进,先期的投入,则完全变成了亏空。但地铁还是为人们所需的,这种国家大量补贴下创造的“需求”,使得背后的亏空不为人知,其长远的危害甚至更大。当然,应当承认的是,在目前中国发生的高投入,要比几十年前在德国和日本发生的高投入要文明得多了。当年希特勒为了解决德国的失业问题,摆脱经济危机,大量发展军工,这一方面使德国的失业工人摆脱了贫困,为希特勒带去极高的选民支持率;另一方面,也就注定了希特勒德国在未来必定发动战争,以消耗高投入带来的大量军火。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希特勒和裕仁的心血来潮,而是国家政策的必然结果。今天的中国,世界形势已经不允许中国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所以高投入所带来的物质与需求的背离后果,将由中国人自己承担。   那么如果不发动战争,高投入的结果是什么呢?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是目前最好的实证。高投入所造成的巨大亏空,几乎摧毁了日本几十年来的发展成果。   那么中国目前的亏空究竟有多大呢?根据我手上的资料,2003年中国的国债余额达到2万8千亿元。(据我同学说还不止),政府财赤达到4000亿元,银行坏账达到25%,此外还有四大资产公司手里的数千亿坏账,和社保基金数万亿的资金缺口。其实这些老生常谈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真正的问题是高投入效益的持续萎缩和经济崩溃的危险。大家可以看到几个最近公布的数字,中国的投资增长,在四季度达到45%之多。而今天的光大银行报告,其利润在2004年一季度增长了12%,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实际上,这是在社会投资增长45%的背景下取得的(在这里我无法取得光大银行的投资增长数据,仅能够参考社会总投资增长百分比)。也就是讲,投资的收益增长远远低于投资的规模增长,这正是典型的投资效益下降现象。投资效益的下降,非但不能解决以前的亏空问题,反而会让窟窿越捅越大,最后陷入危机。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个数字和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目前上海的房产已经高涨到一个比较惊人的价位,去年一年之中房价上涨22%之多。房地产商去年自然赚的盆满钵满,而银行则是两头赚钱,一头赚房产商的贷款,另一头赚老百姓买房子的贷款利息。而中国的银行目前正在享受最后几年的垄断优势。这里所有稍有一点经济头脑的朋友都可以试着回答我的下面三个问题:房地产20%的年收益能持续吗?银行垄断没有竞争的场面能持续吗?银行的用利润填补坏账的做法能持续吗?同时,房价的高企正是政府操纵市场的恶果。高房价对社会经济是没有好处的。大家只要想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可以理解这一点,为了买高价的房子,自然,老百姓就要把收入的大部分存起来,收入用来买房了,用在其他方面自然就少了,比如本来打算出去旅游的,现在没钱,只好不去,于是就影响到了旅游业,而旅游业的损失最后又引起航空业的损失,由此连锁反应,最后就是普通老百姓真正需要的社会产业的萎缩(或者讲发育不全)。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房价过分高企对社会民生的严重伤害。而这种伤害最终会影响到人们的就业,收入等一切方面,最后就是高价房无人买,泡沫的最终破灭。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则银行的亏空可能急剧扩大,举例来说,本来一个开发商借了十个亿,每个月能还1千万,于是银行每月就有1千万的利润。危机到来时,开发商不会一亏钱就宣布破产的,它实际上还会坚持,用本钱还利息。但现金可能不够多,三个月以后,它就要破产,银行就要拍卖它的房子,结果引起房价大跌,其他房产商跟着破产,本来的利润全部变成了巨大的坏账。于是银行收紧银根,导致与银行联系的企业破产,导致企业员工失业,即买房子的人破产,即按揭变坏账,即银行继续坏账。最后就是社会经济的总崩溃。   当然从目前来看,这是最坏的情况,中国政府尚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一过程中之下来,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回归自然,房子不能再涨,投入要收缩。但这也不容易,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的冲突,银行和地产商的联合阵线,使得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复杂起来。不过我相信一年之内,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就会有大变化,基于这一点,我提出如下预测:   一、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企业的收益有可能受到影响,下半年的股市要多加慎重。   二、房地产涨势不再。   三、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放缓。   最后想说的是,我这篇经济人生,就是想说,你对经济的判断可以影响你的人生。就好像我最后劝太太离开了那家保险公司,从而避免了在公司内乱的时候遭受冲击,现在能够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我相信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你的判断决定了你的方向。所以如果我判断错了,受苦的只是我自己。其他人的赞美或者诟骂,都只是过眼云烟。只有收益(也就是钱),呵呵,才能是判断正确的最好奖励。我喜欢谈经济,因为我有投资,必须看清形势。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同道者。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任盈盈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大观园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18419 威望:2 精华:26 注册:2004/9/5 11:40: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30 21:24:23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绝尘独行 回复日期:2004-9-3 0:21:18 
  对这个问题,我想多解释两句。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必定是上涨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房地产已经在过去两年中把今后的上涨幅度提前消化了。所以就目前阶段来说,房地产的涨幅不能超过原材料和食品的价格涨幅。甚至,如果金融危机还没有到来,人民币不出现大规模贬值的情况下,房地产还有下跌的空间。   今天应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上证指数终于跌穿了5年的低点;与此相映衬的是房地产的高昂。这说明,大量的资金从生产性投资转移到了固定资产投资上去。从长远来看,这进一步反映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强。我一直持有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沿海城市正在迅速地东京化。   什么叫做东京化?东京化就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指数迅速上升,但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提高。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的不足。   这个议题可以讲是我这几年的一个心得,希望有学经济学的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说不定也是一个研究方向呢。   消费也是需要资源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车。在北美,几乎每家人家都有车。但是在东京,只有不多的人有车,即便这样,东京的交通还是出了名的挤。这就是资源不足限制消费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北美,大量的土地供应,资源供应,使得拥有一部车,一个带大院子的房子不是什么大难事。有了大院子以后,你就可以买条游艇放在那里,为了把游艇拖到湖边,你又很自然地需要买大马力车。这样,需求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而且都是很大的消费。而东京模式呢?则比较痛苦。比如讲A和B是两个汽车厂的工人,生产了两部小车,这两部车在东京都没办法开,因为路上太挤了。只好出口。出口换来的钱做什么呢?日本本国生产的电器,家具什么的都远远好于国外,就没什么好进口的。于是都存起来,渐渐地国家就有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虽然可以买点电器什么的,但那毕竟花不了几个钱,于是A和B就开始竞争起有限的资源来,比如买房子。于是房子也就越来越贵,很多日本人辛苦工作,结果却是三十年房屋贷款,家里连个空调都装不起。其实本来房子怎么都花不了那么多钱,正是因为A和B都辛苦工作,所以本来十万的房子,要化100万来买。可是他们的生活呢?什么也没有变化。随着A和B工作越来越努力,物价也同样越来越贵,在东京,一杯咖啡要5美元。当然,在上海,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它也正在形成当中。我讲的这几个东京城的特点,现在在中国的大城市,大概也越来越明显。这一系列奇奇怪怪的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根本在于,A和B就不应该去生产汽车。既然没有资源来消费掉生产的汽车,车就只好出口,出口赚来的钱花不出去,这整个市场就被扭曲了。所以最后,当整个日本一年打印机出口的利润,还买不到东京的一间房间的时候,这个扭曲的市场轰然崩溃。很多人讲日本人没有创新,这是不对的,日本有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有那么多的专利,怎么能说它没有创新?关键在于,日本人的发展思路有问题。他们老想着超过别的国家,于是就老是盯着人家生产的那些东西,也去积极地研究和生产那些东西。以前是钢铁,大量的钢铁生产出来,消费不掉,只好去打仗。后来是汽车等等,打仗不行了,就出口,搞经济侵略。总也是这样,逃不过失败的命运。其实象汽车这类消费品,都是在北美这种有广袤土地的地方发展起来的,符合当地消费需求的产品。一个消费资源有限的国家,却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厂,最后只能是把市场放在海外,而不对等的贸易,造成市场的扭曲,最后就是经济的崩溃。如果日本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不去争那世界第一的虚荣,真正发展一些自己国民需要的消费品,更要发明一些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消费品,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合理健康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地长盛不衰。而日本人的创新不足,就是体现在这个地方。看看我们目前的消费品,都是从欧洲,美国最早发明的,其实都是当地人的需求。大多数需求,我承认,各个国家人也都有类似的需求,但有很多需求则不然。发明适合自己国家需要的东西,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课题。   所以,日本的经济这十年的危机,是因为他们扭曲的市场造成的,这种危机,是不能用简单的金融手段来消除的。很多人说日本大倒退是因为日元升值,这是不对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过分发展外向型经济,即使没有日元升值,也必将招来贸易保护。所以今天,当大多数的中国城市也在东京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认识到,靠维持人民币的兑换率永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外向型经济必定导致货币汇率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没有有效需求的后果就是你造了大量的东西,结果自己什么都没享受到。这就是东京化。   最后回到房子,既然我已经明确东京化是什么概念了,那么大家自然也可以用东京的房地产历史来印证现在的上海房地产。同理,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任盈盈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大观园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18419 威望:2 精华:26 注册:2004/9/5 11:40: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30 21:28:29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绝尘独行 回复日期:2004-9-7 23:59:27 
  今天有空,再写一篇,继续我对中国经济的思考。顺便对几位朋友的看法做出回应。   首先是关于房地产得上涨问题。我想这个问题,问问题的朋友实质上应该并不关心房地产未来究竟是卖一百万还是两百万,而是关心自己的投资是否能够增值。所以,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你用绝对值来说并不是一定正确的。试想十年以后,你的房子从一百万涨到两百万,而肉从五块钱一斤涨到三十块钱一斤,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投资房地产呢?为什么不去投资农场呢?在这个问题上谈绝对值增值,我觉得是在为自己找逃避的借口。投资的目的应该是寻找最大价值。对吗?   然后是关于航空的,很不幸,我用了航空业来作为自己的例子,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模型的说明而已。这几年中国的航空业是发展很快。但就在昨天,《华尔街日报》专门发表了文章,提到除了航空业等两个行业外,其他的中国服务性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都发展缓慢。值得警惕。另外,过去几年中国还没有出现资源性需求危机。以汽车为例,过去两年中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很快的。但是,就是从今年开始,这个行业的增长速度大幅度放缓,同时,价格大幅度下降。已经开始表现出资源性需求饱和了。我的文章往往具有前瞻性,所以,以模型为主,对过去的总结不够,这点以后要改进。   今天继续谈中国的东京化问题。我觉得,中国的发展模式有越来越严重的“东京化”倾向。不但在出口模式方面,在金融方面也有这一方面的危机。这几个月来,缠绕中国的金融业的一个大麻烦就是德隆危机。德隆危机就是一个日本式经济崩溃的小版本复制。德隆模式的内容就是疯狂扩张,在大量的企业中互相控股。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规模大,因为企业互相控股,共同发展,所以抵御外界风雨的能力提高。但是,由于其没有核心盈利模式,各企业的盈利不足以支撑起大量的消费,最终必然造成资金链的断裂,最后,整个系统由于一家企业的崩溃而总崩溃。这次德隆危机,有四家证券公司被接管。大量企业破产,导致中央不得不动用国家财政来扶植。动用国家财政也是在掩盖问题,实质是把德隆这个小麻烦隐蔽到中国整个经济体中。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总体经济的危机。这种日本经济模式,一旦崩溃,就是一次大的灾难。希望大家要做好准备。   说到中国人的内需,其实怎么会没有?中国那么多人需要医疗,需要教育,这些难道都不要钱吗?其实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用来支付公众的这些需求。但是实际上政府没有做到。中国有大量的土地矿山等“国有资源”正在被出售,各地政府的大量开支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些财富。出售“国有”的资源,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得来的资金干什么?一方面,我看到各地都在大搞政绩工程,另一方面,却是学费的连年上涨,医疗养老的节节败退。有朋友说,不出售土地,不进行政府工程,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有地铁,永远都不会有磁悬浮。话是不错,但是相比起地铁,比起磁悬浮来,我们的儿童教育,社会保障就不重要了吗?我希望大家能认识到什么是中国人的真正需求。中国的内需很大,钱也有的是,但是如果钱总是投不到内需需要的方向去,那么再大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再多的钱也会没有钱。日本这个经济体,历史已经完整体现了他们的错误。但是日本毕竟是个有教育,有高科技,有发达的市场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它尚且抵御不了日本模式的经济危机,那么中国,有什么信心可以做得比日本更好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任盈盈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大观园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18419 威望:2 精华:26 注册:2004/9/5 11:40: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30 21:30:04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绝尘独行 回复日期:2004-9-8 0:15:47 
  我想政府不会那么简单的让房子的价格下来的,真的下来了,正如楼主所说的,银行的坏帐,政府高投入所造成的财政赤字怎么办!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的话,是会出大问题的!   ——————————————————————————————————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希望房地产跌价的,中国也一样。在中国,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房地产行业。政府怎么会希望房地产跌下来呢?但是,不管什么时候,请记住,政府不是上帝。政府不是万能的。难道2001年上海的股市崩溃是政府愿意的?我还记得,2001年,指数下跌到1700点的时候,我一个朋友说:相信政府不会见死不救的。结果呢?中国的股市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的,2000年的时候绝对没有人会相信政府会不管。但是事实证明了政府对这个问题是无能为力的。他们所能做的是尽一切可能,在你们醒悟之前吸干投资者的最后一滴血汗。今天你作为房地产的投资者,你怎么知道不是在扮演和2000年股民相同的决策呢?中国地方政府的90%的支出不是从中央政府来的,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房地产的投资者来得。等到那一天,房地产要跌的时候,你认为政府会把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回给你吗?我认为从这个概念上讲,国企喝的是股民的血,地方政府喝的是房地产的血。所以我也不看好房市。如果有人说,房子的上涨是因为经济发展,兴许还有点道理。可是如果有人说,房子的不跌是因为政府,那我是一百个不相信。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任盈盈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大观园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18419 威望:2 精华:26 注册:2004/9/5 11:40: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30 22:03:11 [只看该作者]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