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梦溪园】 → 偶访李家岩


  共有554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偶访李家岩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 积分:2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7/14 14:19:52
偶访李家岩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12 8:27:01 [只看该作者]

[size=4] 李家岩,位于泰宁城西江家坊村西南侧,距县城8公里。又名“天台岩”。传说明兵部尚书李春烨年少时在此读书,故名。岩寺建在半山腰上,通往寺内的路是一条自然风化的悬崖栈道。栈道长约300米,有的地方低矮,要弯腰匍匐而行。崖外是万丈深渊,游人到此无不心惊肉跳,双腿发软。岩洞内冬暖夏凉,洞内洞外温差都在摄氏5度以上,当地人称它“雪洞”。 关于岩寺始建年代已没有文献可考。旧县志记载仅“李自枢兄弟构危梯层楼而登”一句。以此推测,天台岩寺始建于清代初年,先是个读书楼,后改为佛寺。[/size]
以上这一段资料,是我们从福建泰宁回来后,从网上搜索到的。现在才知道,我们曾到访过的那个山岩上的佛寺有这样的典故。而当时从泰宁县的另一个景点金龙谷出来后,在三轮摩托车师傅的提议下,我们沿返回的路顺道登上李家岩,完全是个偶然的决定。 那时已是午后两点多,日光灼灼,热气氲氤。那位年轻的师傅领着我与宁拾级登山,山路陡峭迂回,逼窄险峻。年轻师傅健步如飞,远远地把我们甩在身后。一路上,没有来往的人影,除了满山谷响彻不休的知了的鸣叫,我只听到我自己越来越粗的喘息声。抬头,只看到不断延伸向高处的石阶,和身侧望不到顶的石壁、无尽的苍木和野草。而脚下,是越来越深的悬崖,郁郁葱葱的树木将来时的那条小路已遮隐。环顾回周,刚才还高耸苍茫的座座青山,渐渐地觉得矮了、更绿了。 对这个叫做李家岩的景点之前是一点都不知晓。只是听年轻的师傅说,山上有座庙,就随着他来了。现在,因这份疲惫,竟后悔起当初的决定来。高声地问前边的背影:“还要走多远。”“很快了,就在前面。”他大声地回答,头都没回。 以为走完了石阶就到了目的地,面前却出现了一道低矮的悬崖裂缝,绕在山腰间蜿蜒向前。悬崖边围着一道栏杆,下面由人工砸出的小道窄小得只能容下一只脚。这就是前面资料里说到的那条由风化而成的悬崖栈道了。年轻的师傅已手扶护拦,弯腰躬背,匍匐而行。我紧随在宁的身后,双手紧紧抓住拦杆,弯着腰,也战战兢兢地上了小道。一侧是岩壁,一侧是万丈悬崖,低低的巨崖抵着头顶,猛烈炎热的阳光灸烤在身上,我只觉得背上是冷汗热汗同时在冒。而前面粗心的宁,不时一个趔趄,吓得我阵阵惊叫,他却还回过头来冲我笑。忍不住又高声地问前面:“还有多远?”还是一样的回答“快到了。”这声音回响在山野里,只觉得像知了的鸣叫一样空茫。 在旅游之前就与宁说过,我不爬山的,怕太辛苦。现在,却偏偏爬上了半山腰,站到了悬崖边上,来路崎岖,前路更险。资料上介绍说,这条栈道只有三百米,而我当时小心翼翼地躬背而行时,仿佛是走了三千米、三万米。 一道窄小低矮的洞门的出现,更像一个出奇不意的惊喜,终于到了!来不及多看,就低着头走下两级台阶进了洞内。突然置身于一遍阴凉宁静里,阵阵凉意在迅速地消融我们一路上的疲劳和燥热。年轻师傅径直穿过洞内的另一扇门,而我与宁停下来四周打量着。这是一个约七八平米的岩洞,岩洞上方呈不规则的拱形,一侧的墙上开了一扇窗,洞内布置简朴,却整洁无尘。洞内供奉着一尊神像,我仔细一看,竟是观音菩萨!心里又是一阵惊喜。我还以为是当地人建的土地庙,原来是一间佛寺!我信佛,一路的艰险辛劳,原来都是奔赴膜拜菩萨的路,顿觉得这就是与佛的缘分。所有的险峻坎坷、炎热灸烤,竟是考验。 小时候,念佛吃素的外婆给我讲得最多的故事,就是观音菩萨的前身、妙善公主的故事。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曾是出家当尼姑,那时才三四岁。理想换了一个又一个,而对于观音菩萨,每每跪在她的脚下,我的心里除了虔诚,就是亲切。沫浴在她安详宁静而慈悲的笑容里,从来就是一种感觉,我又回来了,那颗无论是曾苦闷或浮躁的心,总是恬淡平静得没有任何祈求。真得是没有祈求,只是默默地,虔诚地跪拜。 “阿弥陀佛”,在我们拜过菩萨,从蒲垫上立起身来时,一声舒缓平静的念佛声,如一缕柔和的风拂过我们的耳际。循声望去,在向里的一道门下,正站着一位老尼姑。她手持念珠,脸上安详平静,似乎并未因我们的突然到访而觉愕然困扰。她说:“请来这边喝杯茶吧”。说着将我们往里面引。我们不懂佛家规矩,只是微笑着连连说“谢谢”,随着她穿过了那一道门。 进得门内,顿觉眼前开阔明亮,原来,这才是佛寺的正殿。这里也是个岩洞,却比刚才的宽敞开阔许多,有二十见方,正中是一尊金身大佛,肃穆庄严,殿内莲灯高悬,巨烛灼灼,佛香缈缈。正对大佛的,是一扇开向庭院的大门。老尼姑正引着我们穿过大殿,跨过门槛,走向庭院。 院落不算太宽阔,却别有洞天,走了出来,方记起,此时是身在高高的山上。佛寺的三面,青山重重,山谷幽幽,放眼所及处,一遍苍翠碧绿。凭栏远眺,仿佛正置身碧波绿浪之巅,一阵阵风从山野之中脉脉地漫地过来,顿觉得神清气爽,通体舒畅。如果没有一路的辛苦攀登,又如何得以此刻的一览群山、气定神闲?这一路都是值得的。 在院落的一边,是一间厨房,一位围着围裙的尼姑正从里面走出来,见了我们,脸上绽开纯朴安静的笑,没有言语,她继续她的忙碌。而在厨房一侧的荫棚下,刚才引路的老尼姑已为我们在杯子里斟好了清茶。她示意我们坐下喝茶后,就一面默声念着佛,数着佛珠,一面慢慢走回殿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茶极淡,极清凉,轻轻地喝一口,淡淡甘苦后的回味里,是丝丝清甜。 我们一边喝着茶,一边坐在木凳上享受着这夏日午后山上的悠然宁静,却总觉得有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流水声不绝于耳。循声寻找,发现身边一堵矮墙围起来的原来是个大水池,有两股清泉正从崖顶飞溅而下,如银丝、如珍珠,倾洒入池。这些茶,定是泉水泡的,难怪如此甘甜清爽。据说,这两股山泉终年不断,日日飞流,更为这座岩石上的佛寺平添了清幽神韵。 喝罢茶,身上所有的劳累已烟消云散。回到大殿里,烧了香,拜过佛之后,我与老尼姑坐在那间供奉观音的小岩洞的窗口下闲聊起来。在老尼姑带着浓厚乡音的普通话里,我知道了,这寺里一共有三位尼姑,而今天有一位下山去了;平时常有游客上来这里,昨天就有从北京来的摄影队到寺里拍摄电影;山上种不了多少菜,平时要吃的或用的东西,都有人从山下送上来……老尼姑原来是位非常慈详热心的老人家,她对我恕恕叨叨着,耐心地回答着我的种种疑问。偶尔的沉默里,她总是疑视着佛像,继续默默地拔着念珠。 观音菩萨的脚下、沉静的空气、慈祥的老人、恕恕的对话、偶尔的沉默……这情景,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那时外婆还住在小镇的小庵堂里,每次我从外地回来看望她时,也常常是这样,我们祖孙俩坐在观音菩萨像的脚下。外婆的耳朵背得厉害,所以总是她在细细碎碎地唠叨,而我在一旁望着她,静静地笑着,听着……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千里之外,清幽的佛寺,我却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遥远的故乡。如果心也有故乡,那会是哪里? 当我们要下山的时候,老尼姑一直将我们送出那道低窄的洞门。我回头,望着她立于巨石间瘦小却淡定安静的身影,竟觉不舍。 更不舍的,是这间位于山崖间的清幽佛寺。 下山的路总是比想象中的更显容易,下到山脚下,回头再看这座高山,依然是郁郁葱葱、高耸陡峭,佛寺、老尼姑、清茶、飞泉……仿如梦境。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吟香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3100 积分:10264 威望:12 精华:13 注册:2004/8/25 11:21: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14 10:01:11 [只看该作者]

进来欢迎下:)


人生太短,夜则太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蒲秀彪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潇洒留香版主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52 积分:161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5/2/28 14:02: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16 10:23:00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一篇游记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牧乐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潇洒留香版主
等级:论坛贵宾 帖子:210 积分:86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3/10 12:32:2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16 18:04:07 [只看该作者]

读来感觉很宁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