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
“铁人”王进喜逝世(图)

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47岁。王进喜,甘肃玉门人,1923年生,著名劳动模范。幼时家境贫寒,曾以乞讨为生。1938年进入甘肃玉门油矿当学徒工。新中国成立后,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当工人、副司钻。1956年任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率钻井队创造月进尺5000米的全国钻井进尺最高纪录,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1960年,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赴东北参加大庆油田大会战。为甩掉“石油落后国”的帽子,他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仅用6天时间就打下大庆油田第一口井,创造了当时油田钻井速度的最高纪录。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井喷现象,在没有重晶石粉调泥浆压井喷的情况下,他断然决定用水泥掺土压井,并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来搅拌泥浆。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制服了井喷,保住了油井和钻机,而他的腿却不能动弹了,当地群众称赞他像个“铁人”。“铁人”之名由此而生。大庆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会战5年,拿下了大油田,终于结束了中国使用“洋油”的历史。1964年王进喜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任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66年率1205钻井队奋战11个月,突破进尺10万米大关,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高记录。1968年任大庆油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69年当选为第九届中共中央委员。
兴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7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批准武汉军区、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的报告,决定兴建长江的第一个巨大水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是为了解决湘西、鄂西、豫西、川东内地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用电问题。报告提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坝,坝高为海拔69米。水电站利用径流发电,装机20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20亿度,总投资约13.5亿元。预计3年半开始发电,5年左右竣工。
后来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工程未能按期完成,直到1981年1月第一期工程才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1981年底累计投资额为26.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