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抚顺藏宝“洞库”隐秘30载


  共有322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抚顺藏宝“洞库”隐秘30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抚顺藏宝“洞库”隐秘30载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27 10:44:26 [只看该作者]

抚顺神秘藏宝“洞库”内的文献
<!---content--->

300多个樟木箱装满“国宝”
抚顺东部山区一片繁茂灌木林里,武警把守一块神秘的地方

  这里就是辽宁省档案馆用来专门储藏珍贵历史文献的“洞库”

  抚顺东部山区,满眼全是繁茂的灌木林带。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经过一段郁郁葱葱的山间小道后,一位武警战士验过记者一行的身份后,允许我们进入……

  进入“洞库”要过7道大铁门

  在一个偌大的“洞穴”门前,随行的省档案馆历史一部主任何荣伟介绍,这就是辽宁省档案馆专门储藏珍贵历史文献的“洞库”。 由于洞内温度常年控制在零上8℃到9.5℃之间,记者被告知要穿上棉军大衣。

  穿上棉大衣,戴上白手套,记者一行在负责人老郑的引导下,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没想到的是,进入“洞库”要经过7道大铁门。洞内寒气袭人,穿着棉大衣,依然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其实,这个“洞库”是上个世纪为了当时的备战需要而修建的。1970年建成,1973年投入使用。

  进入“洞库”要过7道大铁门

  在一个偌大的“洞穴”门前,随行的省档案馆历史一部主任何荣伟介绍,这就是辽宁省档案馆专门储藏珍贵历史文献的“洞库”。 由于洞内温度常年控制在零上8℃到9.5℃之间,记者被告知要穿上棉军大衣。

  穿上棉大衣,戴上白手套,记者一行在负责人老郑的引导下,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没想到的是,进入“洞库”要经过7道大铁门。洞内寒气袭人,穿着棉大衣,依然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其实,这个“洞库”是上个世纪为了当时的备战需要而修建的。1970年建成,1973年投入使用。

  据了解,清代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有清一代,共修玉牒28次。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具体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

  立皇太子的记载非常详尽

  从现存玉牒上看,可知清代玉牒编修方法有直格和横格两大类。直格玉牒每页画十六行竖格,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特厚玉牒。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其详细,通常要占去二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的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下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封建传统观念。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十三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族谱记载康熙有子女55个

  毫无疑问,清代玉牒为研究人口学提供了精确的数字依据。以清代皇子皇女最多的康熙皇帝来说,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活到十八岁成年之皇子20人,皇女8人;五岁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死于四十多岁的中年期。寿命在七十岁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79岁)、皇十六子允禄(73岁)、皇二十三子允祁(73岁)。皇女中寿命最长的是第六女格靖固伦公主,也只活到57岁。而顺治皇帝情况更糟,八子六女中,8岁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寿命最长的当数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享年69岁,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仅活了33岁。这些记载告诉我们,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所限,加之生活奢侈腐化,皇族成员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较男子更高,平均寿命较男子短,这种现象颇值得探讨。

  几经辗转《清实录》落户洞中

  这里珍藏的“国宝“级档案文献还有《圣训》、《户口册》、《清实录》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实录》。

  《清实录》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是经过整理编纂而成的现存的清代原始史料。

  清入关前的崇德元年即始修《太祖武皇帝实录》,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加校订,乾隆四年(1739年)写成。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决定另外缮写一部送往盛京尊藏,此系实录尊藏盛京之源。乾隆十五年(1750年)运至盛京的凤凰楼尊藏。四十三年(1778年)移贮崇谟阁,从此崇谟阁成为《清实录》、《圣训》等的正式贮藏处。因此,省档案馆所存《清实录》为盛京宫殿藏本,最早的《太祖武皇帝实录》乃为乾隆四年写本,前十朝实录为大红绫本,《德宗景皇帝实录》为小红绫本,《宣统政纪》为大黄绫本。清灭亡后,《清实录》几经辗转,1960年东北档案馆成立,移交该馆管理。1969年东北档案馆撤销后,移存辽宁省档案馆。现贮藏于“洞库”,盛装于樟木箱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任盈盈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大观园总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18419 威望:2 精华:26 注册:2004/9/5 11:40: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27 11:35:07 [只看该作者]

去挖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花主人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
等级:管理员 帖子:11808 积分:29300 威望:0 精华:257 注册:2004/8/23 16:52: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27 11:52:27 [只看该作者]

估计要召集一个排的兵力才行。。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然者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资深会员 帖子:2458 积分:8380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8 16:20: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28 13:39:11 [只看该作者]

这些记载告诉我们,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所限,加之生活奢侈腐化,皇族成员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较男子更高,平均寿命较男子短,这种现象颇值得探讨。


我言我言,君语君语.........
http://blog.sina.com.cn/ranzhe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贱行贱远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21 积分:24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7/28 20:30:1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31 15:47:33 [只看该作者]

好神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