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文苑】【梦溪园】 → (修订版)诗意的栖居与文明转型的缩影——论海子的诗作历程


  共有94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修订版)诗意的栖居与文明转型的缩影——论海子的诗作历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修订版)诗意的栖居与文明转型的缩影——论海子的诗作历程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0:40:29 [只看该作者]

诗意的栖居与文明转型的缩影

——论海子的诗作历程

摘 要 海子,一位英年早逝的写诗的人,一位追求光明并为之献身的年轻人。他的故事渐已走远,似乎不再值得言说。然而,他为诗歌为光明奋斗的一生,他的层级提升的漂泊精神和对灵魂之根的追求,依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去追寻。本文试图从古老民族文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阐释海子诗作前后经历的核心意象:麦子、大地、太阳,并以此为线索寻找海子及其诗作存在与消亡的价值与意义,并尝试着解读海子为他的民族所追寻的诗意的栖居方式和古老文明发展进步所选择的出路。

关键词海子;自杀;麦子;大地;太阳;狂欢

提起海子,大家的说法不一,有褒有贬;但无论如何,海子是总归是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二十世纪的中国新诗因海子的出现而有了那么一个光芒四射的终结,同样是这个海子,他以他的自杀(据说是一种扼住命运之手的非常规手段)震撼了整个诗坛、知识界以及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亦波及了一代又一代的缪斯的信徒。

于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效应出现了,呼吁、加入甚至退出,形形色色的进进出出在世纪之交上演了一场场艺术的,或者是披着艺术外套的假艺术、非艺术、反艺术的闹剧。时至今日,故事仍在进行着,主角变了,配角变了,语境也变了,唯一不变的是还有那么多人,某些所谓的诗人或艺术家,仍以极其“真理”的方式解读或阐释海子或海子的诗作为生,吞噬逝者的三两白骨成就自己的鸿图伟业!

在此,直面写诗的海子,怀念和沉湎是多余的;我们想问的是,海子自杀了,海子的自杀是反思、蛮动还是预谋,他的自杀是否与他的诗作有着某种关联呢?其次,海子为什么会依次的选择麦子、大地、太阳作为自己诗作的核心意象,这种意象之间的转换是偶然的相遇呢,还是其中有着必然的不可超越的心理障碍或情感界限呢?本文试图从古老民族文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阐释海子诗作前后经历的核心意象:麦子、大地、太阳,并以此为线索寻找海子及其诗作存在与消亡的价值与意义,并尝试着解读海子为他的民族所追寻的诗意的栖居方式和古老文明发展进步所选择的出路。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0:41:07 [只看该作者]

(一)自杀:逝者长在与存者反思

首先谈海子的自杀,可以肯定的说,自杀成就了海子的哀荣。海子以其肉体的自动消亡,脱离了纷繁芜杂的名利世界,从而使其诗作进入大众的视野。正是以其物质身体的偶然的不在场换取了其精神、灵魂或诗作的永恒的在场——这是聪明的海子所能预见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子的自杀可以看作单个的孤立的个体人的简单的事件。自杀事件常而有之,不只是海子,其他的人,领袖、商人或老百姓,自杀也是常有的;似乎不足为奇。然而,海子作为一位优秀的青年人,他的自杀,他所选择的自杀方式以及海子自杀的影响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自杀事件本身的蕴涵。事件本身是无需多谈及的,但是,事件,不单单是事件,还有那鲜艳亮丽的生活似乎也在演绎着不同版本的昨天、今天或明天。惟其如此,才是我们对海子,一位写了许多优秀诗歌的写诗的人所能做的;但生活与艺术又不仅限于此,最好的祭奠方式还是还历史以现实,还现实以真实,还真实以真诚。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不得已将逝者从沉醉的迷梦中喊醒,开始,或即将开始一场艰难困苦却充满刺激和挑战的还原之旅。尽管旅途漫漫,舟车劳顿,人困马烦,甚或白骨累山,随处可能不测;但真诚是我们唯一的勇气。

就此梳理或清洁一位自杀的诗人的智慧与遭遇,希冀有所得。

海子生前是个无名的写诗的小子,他的诗作不得发表,他的努力不被承认,他的行为不为认可,他的情感几遭波折,可以说,海子在生前是默默无闻的,海子只能算做是行走在边缘的他者。然而,海子自杀了,海子竟然自杀了,这就需要存者去反思逝者的自杀以及现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了。

1989年3月26日下午,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慢行铁轨旁,一个穿着干净的年轻小伙子在那里上下徘徊、逗留了好长时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个年轻人从墙壁上撕下一块纸片,用铅笔使劲地写下了:“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年轻人把随身携带的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说选》摆到一边。然后,他望了望渐渐远去的太阳,在黄昏的最后一束夕阳的鼓动下,慢慢地把身子靠在铁轨上,腰部紧挨着轨道。呼吸停止了,时间和空间随之逆流。不多时,一列货车呼啸而来,这个年轻人完成了生与死的精彩一幕。荣辱开始,洗礼不再,只有几行诗句长留人间。   这个年轻人便是海子,一位以诗为生命最后为诗而献出生命的人;这一天既是他的祭日,也是他的生日;这一年,他25岁,正值年少轻狂之际。

似乎他的自杀与世无争,亦与他人无关,这在他生前留下的几封遗书中可以得到明确的认定;可因为自杀,海子成名了,海子的诗作大量的印发、宣传、出版,海子的名字被无数的年轻人所铭记,海子的事迹得以登上大学神圣的殿堂,海子获得了生前所没有的哀荣,深为万众敬仰。由此可以得知,海子的自杀不单单是个事件,也不单单是个名叫“查海生”三字的青年的死亡值得我们扼腕叹息,他是海子,是以海子为签名贡献过无数美丽诗篇的写诗的人。于是,有的人为之崇拜、为之迷狂、为之探讨、为之赞叹,为之品牌化、为之商业化,为之推演生或死的终极意义。

因此,作为存者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反思海子的诗作历程以及自杀后的遭遇!

有人认为,海子是农耕文明的殉葬者,而“技术文明的象征”——火车,碾过他的身体,他从技术文明与农业文明交叉的迷雾中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家园"。海子便因此而成为一种象征,介于农业文明与技术文明之间,有点像清末民初时的大学者王国维先生。但这种类比是否可行,这种界定是否准确,还需要我们去论证。就我们认为不能把海子简单的认为是农耕文明的殉葬者;作为诗人的海子及其诗作本身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需要从其诗作历程和整体寓意方面去阐释。

海子是怀着赤子之心去生活和创作的,这种赤子之心和殉葬旧文化的王国维先生有着本然的区别,在此,我们只谈海子,谈海子的诗作历程,海子诗中的麦子、大地与太阳,海子之所以自杀的遭遇以及由此造就的后世对于海子这个名字或以这两个字所命名的商标或品牌的崇拜与运作的神话。

海子把生活中的“苦难”和“不济”置之度外,沉溺于诗歌的求索之中,成就了一个贴着海子标签的天地同构的诗歌帝国,他从抒情出发,经过叙事,到达史诗,他的这个庞大的诗歌帝国:东起尼罗河,西达太平洋,北至蒙古高原,南抵印度次大陆。他在如此巨大的天地上起来,虽然他曾经深味无边无际的无法无天的深沉的思索和默默的承受,在冥冥中支撑理想与信仰的大厦;但是他的双脚是牢牢的站立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的。这就是他,一位造就了神话又淹没于神话的悲剧歌手、诗歌英雄。

综述海子的诗作历程,他的诗中充满了“麦子”、“大地”、“太阳”等洋溢着生命激情与活力的意象,他以麦子和大地为核心构建了庞大的诗歌帝国,在这一意义上,海子可以称为“麦子精灵”、“大地之子”;而他后期的诗,特别是以《太阳七部书》为代表的长诗和诗剧中,最典型的意象就是“太阳”,曾有人据此称其为“太阳王子”、“诗歌皇帝”等。这并非言过其实,海子受之无愧!但是,海子自杀了,自杀是否可以看作是海子诗作历程最辉煌最灿烂的一笔呢!是的,正是这种至大无外的行为使得我们认知、认可,并由此反思海子的诗作历程与诗意栖居、文明转型的关系。

下面,依次从麦子、大地、太阳等意象以及其间的转换谈起。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0:41:55 [只看该作者]

(二)麦子:乡土灵魂与原初文明

先说“麦子”,这一意象是灵动、生机与进取的,颇能符合海子当时的心境。至于此“麦子”由何而来,这需要仔细的考察;从当代的诗歌文本中我们得知,麦子是被大多数醒悟了的青年诗人寻找而有海子等人最先找到并说出来的时代意象,就如同梵高等人向日葵,她是平民的领地,同时也寄托着一种神圣的情思。由这个词延伸开去的村庄、人民、镰刀、马匹、瓷碗、树木、河流、汗水……的意象系列,现在时态中为这一些朴素之烛照亮的对良心、美德和崇高的追认和进入,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本质的历史流程和现时的心理情感,从而成为中国人的心理之根。“艺术能够更新我们对生活经验的感觉”。麦子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排列在我们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苦,那些为麦子而奋斗的先民的集体的回忆,以及那些来自农村的知识分子对于麦子的沉溺与依赖,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与文明经历的黄金之光,成为贫穷崇高、孤独忧郁的生存者的生命之写实。 但是海子,这位曾经以麦子为生命并为之努力追求的孤独的记录者,他倒在了二十多岁的韶光中。在我搜读了他生前的大量诗作后,我有充分的根据说,他的灵魂已触及到死亡光明的核心,他的自杀难以掩饰生命的狂欢与族群的困顿。他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对生命怀有炽热理想的写诗的人,正是为此而成就了诗界永恒的记忆与这个古老而行健的民族最难得的言说了。海子是在一系列麦子的歌颂之后成为大地上空燃烧的火焰的,海子的以麦子为核心意象的诗作极大的延伸了作为诗人的自己的生命。海子的生命结局是富有意味的,他的诗歌中北方乡村的诗歌背景以及相似的诗歌意象系列同样富有意味。海子的“麦子”浓缩了先民原初文明时代永恒的追求;顺延而下,海子以其乡土灵魂为依托构建起了原初文明时代最根本的需要的遗留。

下面我们从“麦子”意象谈起,深入挖掘海子诗作的味道。海子的诗中麦子随处可见,试举几例,如:

“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 《村庄》

“埋着猎人的山冈/是猎人生前唯一的粮食……/粮食/是图画中的麦子”《粮食》 “那一年/兰州一带的新麦/熟了……半尺厚的黄土/麦子熟了”《麦子熟了》

“高地的小村庄又小又贫穷/象一颗麦子/象一把伞/伞中裸体少女沉默不语”《雨》

在这些麦子的组合中,我们能看到什么,是生命的激情与活力,还是死亡到来前的逃避与祈求呢?似乎都不是,麦子是海子的麦子,运载在海子生命深处的潜在的动力与求取的目标。死亡是无所畏惧的,海子的生命积淀在生的原野上,而这麦子就是原野的精灵,原野的灵魂所在;于是,海子选择了麦子,也就是选择了死亡与光明的中介。海子的麦子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瓢泊无垠的象征,一岁一枯荣,生命需要生生世世的轮回转代,而个体只不过是轮回的载体,如同麦子,千百颗麦子能代表什么呢,秋天耕种,夏天收割,穷而复始,年年岁岁。也许就是在这轮回中,海子深感生命的无奈与困惑,为了生,宁愿去死,宁愿取选择欣欣向荣的麦子去衬托自己忧郁、悲苦的不可言说的心境和遭遇。

何以如此呢?海子以麦子为核心意象的诗作充满了乡土语词,这正是无奈与痛惜之处。海子在追寻原初时代无所畏惧的诗意栖居。然而,乡土灵魂难以摆脱。于是借助于乡土语境以表达对逝去的文明时代的怀念与回忆。痛惜是无奈的,正如我们无法摆脱自己所生活所熟悉的语境。

这也许就是所谓断裂的艰辛,是艰难的认同和对祖先的追认吧!如前所说,海子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深爱着乡土中国,深味乡民生活的艰难困苦;但他是无可奈何的,他拥有的只是一支走在社会边缘的笔,一支落寞不得志的即将沉没的笔。然而,他不可能无视原初文明的陨落,或是在社会转型中无奈的退出;他的赤子之心决定了他必须有所作为,必须为逝去的原初文明唱一曲深情款款的赞歌,亦或委婉的哀歌。海子在尝试,最终他做到了,他找到了麦子——原初文明的剩余象征之一,作为自己诗歌的建构主题和中心意象,于是麦子横空出世,穿越五千年农耕文明的隧道喷薄而出;最终和大地相结合,为一支支挽歌奠定了基调。

而麦子不单单是海子诗歌的素材,还是他本人的生命之源与精神归宿。诗人是流浪的贵族,此言不差;但孤独的海子似乎难以独自支撑不起贵族的气度,于是他的麦子,以及麦子的家族集体的赞助成就了他的精神之旅,也造就了海子的王子气息。所谓“反(返)者,道之动也”(出自《老子》),绝望总在反动中潜行,是的,麦子带给人的是生命与延续,就是这种延续最后将吞噬每一个执着于此的人,包括诗人自己。物质充裕后的无所作为是扼杀人之高贵心灵的无形利器,没有人可以逃脱天命的运作!海子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他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居留学府,似乎完成了一个乡村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有道是成也于此,败也于此。在孤独中,麦子成了他的寄托,成了显示自己存在的符号;结果呢,是麦子的思念和价值的无限膨胀破灭了海子一生的追求。他不得不转移阵地,在新的领域逃避生与死的纠缠,以无所畏惧的姿态宣告世人自己的存在与意义。

麦子积累了原初文明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也是海子所继承的最伟大的遗产之一,我们也可以在他反复的忧郁的吟唱中感知轻灵、飘逸与激越;同时,文明转型的阴影已再次潜出,不容海子和我们稍作片刻的停留。

这就是“大地”,农耕文明时代最重要的寄托。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0:42:32 [只看该作者]

(三)大地:王者关怀与农耕文明

在我们的理解中,“大地”是海子前期的安慰和避难的场所,也是他抒发深厚情怀的感情场所和载重之地。海子在诗中曾经多次深情的歌颂大地,下面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和阐释,就是海子的代表作《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这首诗是海子抒情短诗中最杰出的作品,曾经获得许多的奖励;海子死后,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无济于事,那只会增加他的载重,成为难以潜行的包袱。在此,我们只谈诗歌本身,从诗的潜层结构与深度模式入手,探讨诗行所谓的意义。

《亚洲铜》的入手采用了歌咏的方式,反复的吟唱中带出愈久弥新的滋味,那是农耕文明时代巫术中惯常的手法,也是诗歌吸引人或安排节律的策略。由“亚洲铜”开始拉开了诗歌前进的步伐,富有魅力。但是作为自由体的现代汉语诗歌,实在无法找出其中的特别之处。可以说,海子是想象的巨人,诗歌的天才;但对于诗歌技艺来说,相比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或写诗的人,海子只能是其中的一员,在技巧和诗艺方面还没有特立独行的品格。这自然无法支撑一个伟大的诗人的荣誉,因此,我们可以说海子是杰出的抒情歌手,是优秀的诗歌王子;但相对于建立伟大的诗歌帝国来说,这些显得稚嫩,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甚至让他的后继者无法充分的享用海子这面众峰之上的旗帜。

但海子的象征和隐喻运用的是很精致的,可称之为典范;尤其是在《亚洲铜》这首诗中,显现的更加淋漓尽致,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言下又有未尽的情思。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是的,海子算是屈原的信徒,在他的心中遗留着死去的屈原的漂流的魂魄与精神。是不是它也将选择屈原的方式将自己永久的封存呢,海子生前不得而知,背后却演绎着细腻的神话。还是从诗歌中体现的文化意味谈起吧!

无疑而问,“亚洲铜”是其中最核心的文化概念,但“亚洲铜”是什么呢,为什么海子会选择亚洲铜作为自己抒情的载体呢?细读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子一系列的以“大地”为核心意象的诗中,“大地”实际上成了潜在的海子家园的图腾。作为图腾,他既是象征,又是代表,还是神圣的宣言。诗中具有深刻意味的说法,如“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也许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那周而复始的生息不就演绎了荒谬与无奈吗!海子是信奉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流浪者,自然知道根的重要性与失却的痛苦;祖父、父亲、自己的相继或延续是生命的重置吗,似乎不是,也许就是。愚公说过“子子孙孙无穷匮呀”,而海子却说“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典型的反动,也正成就了“形上之道”的运行方式;在这一点上,海子的精神虽然四处流浪,但依然的有起根底所在——那就是“道”,海子自己的“道”,或是糅合了中国古典道学与西方经典哲学的道之集合吧。

然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是唯一的,自然是无奈的选择了;可是,仍然是可以栖身的地方,是诗意的栖居所在,相比于海子最后的选择也是幸运的了。接下是鸟,海水,青草,野花,虚幻的白鸽子,河流以及月亮这黑暗中的精灵啊。归结之后,似乎在先民遗留的巫术仪式中感到神圣的存在,感到自己的存在。“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海子在成就先民的仪式,也在成就自己神性的显现,这需要到后面去言说了。

这亚洲铜是什么呢,曾经有人说是土地,黄色的亚洲的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土地,我看是的,但称做土地似乎还不足以证明海子的独特与杰出;是大地,是与生命相连接的大地,也就是许多作家所言说的清洁的精神和浩然的正气。穿上鞋子,造就美丽的童话,这似乎是海子的追求,也就是他的庞大的诗歌帝国的基础构架之一了。王者的关怀已经和大地联姻,清洁的元气是海子得以继续创作的源泉;可结果将是残酷的,死亡是海子唯一的选择;然而他还要争取,争取自己的完全释然。

这也许就是海子诗歌厚重的起点了,站在大地,挥目苍穹,那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昭然。然而野心太大也造就了海子死亡的必然,剧烈燃烧后必然是内心的极度空虚。除了死亡,别的解释是难以行得通的。

然而,我们似乎还是不能容忍海子对于大地的态度,尽管大地在他眼里是神秘的质问者,是有情义的善者,是宽厚的承载者;可是,母亲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这一圣洁的形象也就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本以为可以寻找到母亲宽厚的翅膀羽翼自己的孩子,神秘而又柔弱的女性气质还是打垮了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子的大地情结归结于此,海子心中古老民族文化或文明的转型也正是从此开始新的起点的。

在海子的心中,农耕文明时代是无可挽回的即将陨落了,无可奈何!海子的深情歌咏徒添了伤逝者的苦难,也映照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破产。挽歌唱尽,终究是消亡的前奏!

在此,暗流已经潜出,继续的行走似乎将是充满刀光剑影的血腥之旅;海子却不是这样记叙的,他的生命与生活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向上的追寻,敢问天命有几何,太阳有几何?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0:43:15 [只看该作者]

(四)太阳:权力欲望与暴力文明

一般说来,海子写诗无需获得谁的批准,但是在那个蒙昧初开的时代,诗作的发表则必须经过主流意识形态的首可。在强权面前,海子(乡土知识分子,年轻的大学助教)的身份是卑微的,尽管他的出现更多的是歌颂与怀念,更多的是顺从与无所谓;但时代不允许他的过多的干涉,不允许他的诗歌的过多的发表。于是,在强大的文化领导权的争斗中,海子(孤独的歌手)成了必然的失败者;可是,悲剧意味在于他又不甘心这种冥冥之中注定的失败。

既然,母亲(大地等)抛弃了自己的孩子,海子又能如何呢;也许正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开始了他后期的写作。虽然他从没有放弃先前的膜拜心态,虽然他依然的深深的关爱着这美丽的大地,这轻灵、飘逸、激越的麦子。过程不同,结果同归。

现实文化权力争斗的失势和内心难以排遣的忧郁、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积淀、西方古典哲学的熏陶以及诗人自己与生俱来的理想气质等交融整和在一起,也许这股来自蛮荒杂和现代文明气息的暴力的冲击成就了海子诗作的转折,使得海子诗作的中心意象从依偎母亲的怀抱转到寻找父亲的威严与庄重上去。

海子的后期诗歌中“太阳”的出现频率是相当高的,海子创作了以太阳命名的七部长诗或诗剧;前期也有,只是没那么明显的显现出来。

直接写及太阳的句子很多,试举几例,如《答复》“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讯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日光》“日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等等。在这些诗中,太阳是受苦受难的赐予者,是承受者,还是造就者;是权力的掌握者和赐予者。海子在描述这些太阳的时候大多是以月亮、月光或大地为对称物的,还是在平衡的两极中颠簸。但是,这有些不符合我们民族文明前进的历程,前期的理念中似乎只有母系,或只有父系,父系与母系的并列对立是到了战国后期的思维了;海子却不然,他的存在属于80年代的群体,他的个体无法突破历史起那进的步伐,海子的思维必然会遭遇时代的烙印;尽管他可能单刀直入,杂糅并取。这样的混乱也许就为他的自杀埋下了伏笔;自己见不得容纳自己,还有谁能帮助自己呢!

《七部书》中,《弥赛亚》是杰出的代表,诗人海子用近乎疯狂的话语狂叫到“谨用此太阳献给新的纪元!献给真理!谨用这首长诗献给他的即将诞生的新的诗神!”我们觉得里面有些迷惘,有些读不懂,有些胡思乱想的发挥。可是,海子呢,他继续的阐述自己伟大的信仰,“1985年,我和他和太阳//三人遇见并参加了宇宙的诞生。//宇宙的诞生也就是我的诞生” ;“阳光从天而降,一片混乱的回声//所有的人类似乎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主人,坐在太阳孤独的公社里。”;“就是太阳抛下了黎明//曙光会知道我和太阳的目的地,太阳和我!”诗人的迷狂只能是诗人的迷狂,歇斯底里的尖叫后面是无法克制的超越与偶然相遇的同情;没有人值得同情,这就是海子的结论,也将是他摆脱自己所归属的人类族群的最光辉的理由。

请看下面的自白,“最后一个灵魂//这一天黄昏//天空即将封闭//身背弓箭的最后一个灵魂//这位领着三千儿童杀下天空的无头英雄//眼含热泪指着我背负的这片燃烧的废墟//这标志天堂关闭的大火//对他的儿子们说:那是太阳”,那是太阳,只是简简单单的太阳,每天在头顶照射,散发光芒和热量的巨大的星球。而在海子的家园里,太阳是神的存在,他的一生在为神奔波劳碌着。

作为夸父神话的后人,海子是幸运的;在海子追求太阳,以太阳自居的岁月里,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神的气息。神是没有的,有的只是诗人的迷狂;这一点海子是明白的,可到了一定的境界,自己也就无法控制自己了。海子的心中充满黑暗的阴影,所以他忘我的追求太阳。他的内心是黑暗的,现实是黑暗的,在诗人的眼中似乎社会也处于黑暗的边缘;这一切使得他奋起的驱逐,排遣,以求得内心的平衡。

海子越是追求权力,欲望越是攀升,他在追求的理念便越是陨落,越是腐化。因此,严重的精神分裂出现了,暴力文明终究压垮了海子稚嫩的追寻,他趋向于崩溃,最终是崩溃了!海子的内心集结成一个孤独的点,或可以称之为理念的黑洞。海子的诗意栖居破灭了,文明转型的历程却没有终结。随着海子自杀事件的展开,没有作者的创作开始了;当然,这在他生前的诗作中也有所表达。

于是我们看到,海子的孤独忧郁再次集束显现,他叫嚣着“我孤独一人//没有先行者没有后来人//在这空无一人的太阳上//我忍受着烈火//也忍受着灰烬。”然而,这孤独的人在干什么,是在上演一出戏剧,自编自导的所谓的史诗般的宏伟巨作。忧郁,带些猖狂的不知所以,他躲避在昌平的一间小房子里冥思苦想,终于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自杀,不,是谋杀,海子谋杀了平常的诗,他想用自己的肉体换取精神和灵魂永久的超脱,换取后来的人们永远的怀念与回忆。也许这是自私的,但对于一个孤寂的孩子,我们能说些什么呢!海子抛弃了父母,抛弃了麦子、大地、太阳,最终自己也被抛弃了;自以为能成就帝国霸业的人,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终究是激情散尽,尘埃落定,寂寂寥寥,遗落风流不再。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九白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25 积分:191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5/3/25 9:11: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0:44:06 [只看该作者]

(五)狂欢:艺术神话与游牧文明

海子在经历了麦子、大地、太阳等意象后自杀了,海子的自杀是必然的,又带有寓言和神话的色彩。海子是一个很较真的孩子,他的诗作可以成就他语词的霸业;然而,任何的努力也无法挽救自己把握之外的命运。活着还是死去,这个问题他思考得很深刻。在他的诗中,曾经反复的出现鲜血、头盖骨、尸体等词汇,反复地谈到死亡与农业、与泥土、与天堂,结合前面大麦子、大地、太阳的历程,可以说海子是在艰难的旅行中久经反思和考虑,以至他最后的选择——自杀也是预谋的产物。加缪曾经说过:“人们极少(但不能排除)因为反思而自杀。”今天的我们没有理由把海子的自杀简单地摆到那个“但不能排除”位置上去,不是不可以,而是太简单了,简单的忘乎所以。

我们可以在海子的诗作中读到语词的狂欢,我们也由此而狂欢。狂欢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也许我们已经进入了德勒兹所说的“游牧文明”时代,我们是一群群的“欲望的游牧民”。海子是孤独的,海子的诗作并不孤独,存者寄寓了寓言与神话在里面,我们也想去挖掘其中的所在。那么,自杀的海子在“游牧文明”时代的诗作经历是如何的呢?没有了作者身体的在场,灵魂或精神在这个欲望的时代有何作为呢?   其实,海子对自己的一生有着深刻的认识,有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继续的前行。海子有一首座右铭式的诗作《夜色》:“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三次受难和三种幸福就是海子的一生,而他的一生,在他看来,居然都是“在夜色中”!这夜色有什么不好呢,黑暗笼罩一切,那就用自杀切开混沌的宇宙吧。海子充当了盘古开天的角色,依旧是在演戏,上演一幕幕只有他自己能够读懂的悲剧,上演自己的狂欢。

说到受难,四姐妹(海子曾经爱过的四个女人)是最值得探讨的,海子的流浪是在夜色中,正是流浪中产生了爱情,而生存不过是苦难的注脚。幸福是存在的,海子的诗歌为后人称道、模仿、崇拜;有人赋予海子王者的称号,太阳也辛勤的传播海子的信仰和理想。然而,悲剧总归是悲剧,神话的言说无法掩饰实质的苍白与空虚。一个“虚”字似乎能概括海子写诗的一生,也就是海子品牌或商标在世纪之初的横行无羁;正是虚无的理念和信仰使得海子如此的脆弱,生前如此,死后毅然。

再次谈及海子的自杀似乎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但这个谜语必须有人去解说;尽管可能是延续诗人的迷狂,继续诗人的膜拜。以我们之见,海子自杀选择的地址——山海关,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起点(或终点)——是个极其的错误的,他可以向往王者的风范,王者的气度,可他究竟不是王者,也不需要把自己装饰成王者的模样去招摇撞骗;但发生了,他俯下身子,让火车把自己截成几段,麦子的、大地的、太阳的,一一的施舍给自己的主人。这也许就是海子选择的目标,是为了延续诗的生命,延续麦子、大地和太阳的所在,并依次让后人记住他的自杀,记住那个命名为“海子自杀地”的卑微的场所。海子(人物)以自己的不在场换取了海子(语词)永远的在场,还有那阶梯状的轨道,也许正是海子爬升的红地毯,还有就是对农耕文明的摒弃和拥抱暴力文明的吧!

毫无疑问,海子的诗中各种意象的转折是具有深刻的含义的,这可能就是在重复一个古老民族曾经的经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先民从旧石器时代转换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血腥的残酷,由此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基础上建立了父系氏族社会,并逐渐的过渡到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时代。海子也是这样的,他的思想延续了古老民族走过的路子,彻底的,或不彻底的割断,麦子、大地、太阳,从前到后,一路的追寻,一路的坎坷,间或自娱兼娱人的狂欢,竟然是自杀的结局!如前所说,海子不自杀无以成就自己的选择,而这美丽的瞬间似乎也不足以成就海子所谓的选择。就算是一个谜语,猜来猜去,始终是个难以解开的死结。或是成就了他人的狂欢,有我们的沉思,算是祭奠或打着祭奠旗号的有所图吧!

在这个众生狂欢的视觉时代,海子的自杀事件似乎已经成为远去的艺术神话,不再吸引人的关注。可是,海子所做的一切,诗,生活,爱情,甚至自杀,都是真诚的;虽然有些带有明显的预谋,摆脱不掉浮躁的痕迹。

我们说,海子就是海子,海子只能是海子,海子充当的也就是海子的角色。说过,一切就结束了。但有些是不可能终结的,海子的诗,诗中的意象:麦子、大地、太阳,以及海子为之追寻的精神历程,海子的狂欢,海子的寓言和神话将作为美丽的财富长留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也许描述民族的进程不是海子的本意,但他在无意中做到了;一部海子写诗的历史,就是我们古老民族文明和文化发展历史的缩影,从这一点上说,海子是伟大的,他的成绩将是不朽的。

海子的诗作历程是光辉灿烂的,海子追寻诗意的栖居、感怀文明的转型,并想以诗的方式梳理出民族文明和文化发展进步的步伐及其未来的出路。但是,他失败了,彻底的失败了;于是,他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自杀,让孤独者不再孤独,让孤独的行走和思考变成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趋向。海子带给我们的正是这些,反思海子的生活和创作,我们也许会找到诗人给我们提示的诗意的栖居与光明的出路,于此而已!

诗人是世界之光,写诗的海子是我们古老民族之光,麦子、大地、太阳将永存、长住、载重!

参考资料:

[1]《海子的诗》,海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诗歌英雄海子传》,余徐刚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3]《中国美学史教程》王振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路标》,海德格尔著,商务印书馆

[5]《海子诗全编》,海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6]《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老子》,老子著,中华书局出版



对不能说的我只能保持沉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飞侠虫子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老版主 帖子:874 积分:2440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5/3/23 17:04:1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3:20:12 [只看该作者]

我读了。很喜欢大家。发表发表言论。...


虫子的博:http://duanlie.sohoxiaobao.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然者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资深会员 帖子:2458 积分:8380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8 16:20:4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4:33:01 [只看该作者]

对于自杀,

到底是领悟了什么后的一种自我升华,还是迷茫无奈的一种逃避???



我言我言,君语君语.........
http://blog.sina.com.cn/ranzhe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川土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独立宣言版主
等级:老版主 帖子:378 积分:1539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5/3/23 17:06:57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6 17:00:33 [只看该作者]

兄弟写的啊,不错~,喜欢海子,尽管他还是有点虚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王中楠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老版主 帖子:250 积分:105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5/3/23 17:06: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17 10:05:09 [只看该作者]

信息社会的不够发达是成就海子的原因之一 如果海子活到现在 我不知道他该如何续写 海子的写作是生命的急速自燃

 回到顶部
总数 1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