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媒体纷纷刊发文章,提出“一夫二妻或多妻”的好处,有人为此甚至建议蒙古立法机构修改相应法律条款。据报道,在蒙古关于是否能够实行“一夫多妻”婚制,支持者与反对者展开了激烈交锋。日前,这一话题也引起了我国国内学者的讨论,支持者认为,“世界最终属于一夫多妻者”;反对者强调,此举有违“男女平等”精神和潮流;中立者则认为,选择何种婚制,外界无权干预和评判。
■新闻背景
蒙古一夫多妻制引发争论
蒙古目前有约250万人,女性占51%。单身母亲家庭有6万多个,其中不少是未婚妈妈,还有一大部分女性结了婚但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因此,有人认为,实行“一夫多妻”,就会减少单身母亲的数量。
近些年,蒙古牧区居民大量向城里迁移,留在牧区的大都是妇女。一个男人可能同时与两个或更多的女性保持性关系,由此出现了不少同父异母的孩子。如果“一夫多妻”合法化,孩子们就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能有效地避免近亲结婚。
有人主张,一个男人不仅要娶两个老婆,第二个老婆最好是外国人。这不仅可以避免近亲结婚,还可以改善人口质量。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蒙古立法机构不会同意“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目前,蒙古贫富差距大,如果允许“一夫多妻”,有钱人能多娶几个老婆,没钱的就娶不到老婆。尽管现在一些有钱人背着妻子在外面找情人,但大都是短期的,长期包“二奶”、“三奶”的不多。如果正式娶“二老婆”、“三老婆”,“大老婆”根本不会同意,必然影响家庭和谐
不同观点:
一、一夫一妻制的流行有偶然性
默道克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表明,“70%以上的社会允许一夫多妻婚。”(Carol R.Ember等:《文化的变异》)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是另一种现状,全世界很多国家采用的是“一夫一妻”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受到宗教的影响。因为基督教支持“一夫一妻”婚,而基督教文明成了强势文明,所以很多国家在上个世纪就颁布了“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法律。而在此之前,很多国家采用的是“一夫多妻”婚,其中包括旧中国,实行了数千年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废除“一夫多妻”婚制的前提下,仍存在“一夫多妻”的现象,因为对旧社会遗留下的“一夫多妻”现象只能持容忍态度。
现在,世界上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婚,这是偶然的。说“一夫一妻”发乎人本性是不对的,它其实是受基督教影响形成的,而基督教文明成为强势文明是有偶然性的。如果某个国家根据国情修改了政策,采用了“一夫多妻”,我们旁观者不应该认为其是进步或倒退———认为蒙古是倒退的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哪个国家认为那样(实行“一夫多妻”婚)好,应容忍它而不是干涉它。事实上,实行“一夫一妻”婚的社会,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多配偶倾向”。“弥补”的办法有婚外恋、离婚、嫖娼……比如说,一个男人离过好几次婚,这就是“多妻”。例如,前不久,一个德国学者的著作认为,“一夫一妻”是有弊端的,很多人是通过离婚达到“一夫多妻”的结果。他认为一生中有4到5名配偶比较合适。现在的演艺明星高频率的离婚就展示了这种生活,他们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对“一夫一妻”的“补偿”。
另外,说“一夫一妻”婚合乎人类本性,又说“一夫一妻”是进步的表现,这自身就是矛盾的。如果说人类的本性就是实行“一夫一妻”,那么从人类出现一开始就应是“一夫一妻”(实际情况不是),那么现在说“一夫一妻”婚是进步的又从何说起呢?因此,说“一夫一妻”是进步的、或者说是合乎人性的都是不妥的。但我们这样评价它,并不意味着赞同从政策上修正它,我们只是局限于学术上的讨论,而政策向来不仅仅从学术上来考虑。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二、不同环境之下有不同答案
从人的本性上讲,我认为江晓原先生的看法有一点道理;但仅此一点而已。而从法律上讲,“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则是禁止的。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倘若脱离了当地的环境,都是没有意义的。
以我国的西藏为例,西藏有“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现象。同蒙古国相似的地方是,西藏地区是一个偏远的地区,有其相似的宗教信仰。尤其在牧区,人们过的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这些和蒙古有些类似。在这样的边缘地区,法律基本上失去了意义,一切靠道德形成当地的社会秩序,人们都自觉遵守。
同时,在西藏也有性别结构不平衡的现象。男人的寿命本身就比较短,再加上当地的环境恶劣,对他们的挑战就很大,另外,有相当数量的男人要“出家”……这就必然造成男女比例失调,因此,个别地方出现个别较为奇特的婚姻现象就不足为奇了。需要指出的是,当地这种不同于“一夫一妻”制的一些特殊婚姻源自当地特殊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总之,什么样的婚姻制度跟当地的居住方式、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态环境有关,一句话,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答案。
罗绒战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藏族)
三、一夫多妻制不符合时代潮流
在实行“一夫多妻”的社会里,非常明显地存在着男女不平等,除了民族和宗教的原因外,其它基本上是由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造成的。事实上,“一夫一妻制”是人类走向男女平等的婚姻文明的一种象征。我在国外进行过不少考察,发现在发达的国家和社会里,实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国家越发达,家庭男女平等方面做得越是细致。
作为家庭制度,从“一夫多妻制”演变成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是合乎历史的总体发展规律的。现在的世界潮流仍是趋向男女平等的,那些歧视妇女,把女人当作丈夫附属品的社会现象绝对是反文明的,而且为大多数有修养的社会人士所不齿。在一个“一夫多妻制”的社会里,妻妾成群成了男人的一种荣耀,但反过来说也造成了很多家庭纠纷,妻妾之间为争宠而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曾经造成过多少悲剧。而且“一夫多妻制”本质上是为有权势者和富人服务的,它最终也只能成为有权势者和富人的一种生存特权。
所以,除了因保护民族和宗教传统习惯而形成的一夫多妻的现实外,在当今其它国家和地区倡导“一夫多妻制”,绝对不符合历史潮流。像蒙古的某些地区根据自身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一夫多妻”的生活现实顶多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途径,这种婚姻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还是取决于对所在社会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根本原因进行总体梳理并寻求出根治的良策。
王震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婚姻与家庭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