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庵名曲《捣衣》,唐代古琴曲。源自大诗人李白《子夜吴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之句。《子夜吴歌》这一曲调原被用来描写爱情,诗共四首,写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描写因异族入侵,男子被征戍边。秋凉时节,妇女一边在河边捣衣,一边思念远在边塞的亲人。哀婉动人,感人至深。乐曲反映了穷兵黩武的封建时代中,村妇对久戍边塞的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按古琴定调方法分类,该曲与名曲《秋鸿》等同属清商调式。其定弦方法为:以正调为基础紧二、五、七弦,使三弦十徽泛音与五弦九徽泛音等高,使五弦十徽泛音与七弦九徽泛音等高,使五弦七徽泛音与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唐代大文学家司空图的著作《诗品》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部著作以四言赞体来讲论诗歌的风格,共分雄浑、冲淡、纤浓、绮丽、自然等二十四种。每种分别用四言六句的形式写成,风格典雅,颇多妙句。
其实,中国的人文意识和审美是一脉相承的,琴棋书剑也好,诗词也罢,它们的审美境界都在同一范畴内,同气连枝,相互照应。因此,可用《诗品》的内容来诠释音乐。若按《诗品》匹配该曲,则古琴曲《捣衣》应归属「绮丽」之类——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明月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该版《捣衣》由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演奏。李祥霆,祖籍辽宁省岫岩县,1940年生于吉林省辽源市。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并任中国琴会副会长、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1957年赴京师从查阜西先生学习古琴,同时师从溥雪斋先生、潘素先生学习绘画。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吴景略先生习琴,196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 | | | | |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5 23:18:1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