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天下第一江山”诗词文化的光彩和魅力
——在镇江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现场动员会上的讲话
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 凌启鸿
同志们:
镇江市今天在扬中隆重召开创建全 国诗词之市现场动员会,我和葛会长很 高兴地接受镇江市诗词楹联协会的邀 请,出席会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诗词协会对这次创建动员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远道前来参会并指导工作 的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梁东同志表示热烈 的欢迎!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 南,山清水秀,人文荟萃,自古享有“天下 第一江山”的美誉,也是文化底蕴丰厚而 独特的诗词重镇,历代文人雅士、骚客诗家来此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 楼以诗名,诗以楼传,芙蓉楼、北固楼、多景楼等无不闪耀着诗词文化的光芒。成 立50多年的多景诗社,2001年建成的我 省第一个全国诗词之乡扬中市,则彰显 了在新时期镇江市诗词文化的光彩和魅 力。这些都是镇江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 的良好基础。
在这里我要强调扬中市成为我省第一个全国诗词之乡,对推动全省诗教 和创建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由于时代 文明的发展,人们一度忽视了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瑰宝——传统诗词一度被淡忘,处于后继 乏人的危境。为了振兴中华诗词,上世纪末,中华诗词学会等文化团体发起了振 兴和繁荣中华诗词必须从娃娃抓起,倡 议开展校园诗教、创建诗词之乡的活动。 在这一倡议影响下,我省扬中市在全市 范围内开展了校园诗教为中心内容的创 建活动,并于2001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 予全国诗词之乡的荣誉称号。省诗词协 会借助这个典型,于2002年在扬中召开 了全省诗教工作现场会,对全省的诗教 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淮安市将 诗教的内容由“进校园”扩展到进机关、 企业、社区、农村和景区等诗教“六进”活 动,以后扬州市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六 进创建活动。这两个市先后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诗词之市荣誉称号。
十多年来我省诗教和创建活动在各 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各有关部 门、诗词组织共同努力,取得长足发展和 显著成绩。从扬中市成为我省第一个全 国诗词之乡起,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建成 全国诗词之市2个(淮安市、扬州市),全 国“诗词之乡”13个(含7个县、区级),在 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省荣获全国诗教 先进单位19个,位列全国第一;中华诗词 学会先后三次在我省召开全国诗教先进 经验交流会。
通过十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切 感受到,开展诗教和创建“诗词之乡”活 动,是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 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的精神要求的。中华诗词是我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学王冠的明珠, 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的 思想内涵,熏陶、培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古代开始,中华民族就十分重视以 诗育人的教化功能。
从思想内容上看,从诗经、楚辞、乐 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到近代 诗作等,中华诗词在传承中不断变革创 新,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积淀了极 为深厚丰富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文化财富。其主体内容,可概括为六 个方面:一是贯穿了爱国主义主旋律;二 是体现了不畏艰难、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三是弘扬了孝悌忠信礼义 仁爱的道德准则和惩恶扬善、爱憎分明 的法治理念;四是倡导了体察民情、关爱 百姓、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五是启示了人们要高瞻远瞩、客观全面观察事物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方法;六是表达了期盼 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深切感情。上述 核心内容融入了人民的血脉,铸就了中 华民族的高尚品德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 神。尤其是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的诗词列为诗教的重要内容,更 是符合中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要求。
从文学形式上看,中华诗词是一种 大美的文化艺术,感情真挚,富于想象,比兴贴切,语言凝练,节奏分明,韵律和 谐,琅琅上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一首好诗能穿越时空,得到广泛久远的传播,在人民中产生共鸣,在心灵深处产 生震撼,能发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潜 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正是中华诗词特 有的魅力。用这种大美的中华诗词通过 诗教形式向社会普及,无疑将会提高人 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对 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能起到基 础性的作用。因此,从思想和文化两方面 看,开展以创建“诗词之市”“诗词之乡”为形式的诗教活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丰富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和树 立对外开放的文明形象等,都发挥了良 好的作用,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 会决定和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建设的要求。
因此,镇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作出在镇江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活动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总揽全局的一种体现。 镇江市在领导诗教创建工作中有很多 很好的举措,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 做到组织领导落实“六进”分工落实,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进程明确,政策措施到 位,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启动在苏南5 市中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次现场会又在扬中召开,我相信,在镇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由市政协牵头,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的力量,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齐心协力,一定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创建成全国诗词之市,使“天下第一江山”焕发新的光彩。
在创建“全国诗词之市”现场动员会上的讲话
李国忠
2013年4月18日
尊敬的凌会长、梁顾问、各位领导,同志们: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今天,我们在美丽的江中明珠扬中市,召开创建“全国诗词之市”现场动员会,这也是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在此,我首先代表镇江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工作领导小组,向关心、支持我市诗词之市创建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扬中是全国首批命名的“诗词之乡”。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扬中之所以能率先创建成功,关键在于领导重视。现在全市各级诗词组织基本上都是领导挂帅。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诗教创建工作,并对这次现场动员会给予大力支持的扬中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表示衷心的感谢!
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活动,是中华诗词学会在全国开展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宗旨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中华诗词学会和省诗词协会的关心指导下,镇江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活动已正式全面展开。今天的现场动员会就是一个重要标志。会上,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活动的实施意见》。刚才,我们听了凌会长、梁顾问的重要讲话,扬中市介绍了创建经验,市教育局、“三山”管委会、丹徒区政协作了表态发言,大家决心很大、信心很足。借此机会,我代表创建领导小组,就全市的诗教和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主要是想向大家回答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这首先是我要回答的为什么要创建的问题。中华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为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环节,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人文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春秋战国开始,赋诗、引诗便成为天子和公卿诸侯议论内政外交的雅事。至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经常在演讲中使用诗词名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发表了著名词作《沁园春·雪》。习近平主席在畅谈伟大中国梦时,引用了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和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等诗句。他最近出访俄罗斯和非洲的演讲,也都引用了古诗文。经济发展必然催生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必然召唤文化滋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近几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殷实安康,在物质生话不断丰富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科学把握镇江改革发展的阶段特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既为镇江文化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又给镇江文化界和全社会提出了新的使命。开展诗教和创建“诗词之市”活动,既是对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文化镇江建设的积极响应,也是丰富文化镇江内涵、提升镇江人文境界的一种广泛实践,对于提升市民素质,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二、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诗词文化独特优势
这是我要回答的能否创建成功的问题。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我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有较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是古诗名篇较多、内容丰富。镇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诗家辈出,名篇灿若星河,可以说是一座从唐诗宋词里走来的城市,是中国的诗词重镇。据教育部最新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古典诗词115首,其中写及镇江的就有5首,可谓中国城市之最。二是市诗词组织成立早,网络比较健全。1957年镇江成立中泠诗社,1962年改名多景诗社,成为最早参与发起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单位之一。1987年正式成立镇江市诗词协会。20多年来,镇江诗词事业蓬勃兴起、薪火相传,全市现已成立一大批诗社、协会、学会、研究会。三是诗词创作人才队伍壮大,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前几年,省诗词协会评选“江苏十佳老年诗人”“江苏十佳青年诗人”“江苏十佳女诗人”,我市都榜上有名。特别是十佳女诗人,第一、二、六名都在我市。四是诗词“六进”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景区)取得显著成绩。市区已有一批学校成为全国和省诗教先进单位。诗词进景区成绩突出,近几年恢复建成了一大批闪烁着经典诗词光芒的景区、景点。五是扬中市11年前即获得首批全国“诗词之乡”称号,全市24所学校中,有3所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17所为省诗教先进单位,是我市诗教和创建“诗词之市”的样板。六是各级领导重视。镇江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将创建工作列入了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宣传部以及教育、文化、建设等部门大力推进,市财政局也给予了支持。特别是中华诗词学会和省诗协领导专程来镇江指导,这次又亲临会议,给我们创造了创建工作的有利条件,增添了创建工作的动力。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只要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全员参与,同心协力、共同努力、积极推进,我们创建“全国诗词之市”就一定能志在必得、创建成功。对此,我们一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
三、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这也是我要回答的应该怎样创建的问题。其实发给大家的创建《实施意见》已表述得很全面、很清楚。我们创建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各级诗词组织,抓好各级诗词队伍建设;推进诗词“六进”工作;开展诗词吟诵、创作、赏析、比赛等活动;用诗词美化环境,营造诗词文化氛围,使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市和京口、润州、丹徒区都要积极申报,力争在2013年创建成“江苏省诗词之市(乡)”;全市2014年创建成“全国诗词之市”。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各辖市区和市相关部门,特别是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要明确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按照分工倒排时间,严格责任,狠抓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诗词组织,抓好各级诗词队伍建设。全市诗词组织按照市、辖市区、基层三级建制进行完善,尚未建立诗词组织的要在今年5月以前建立诗词组织;已建立诗词组织的,要进一步充实加强领导班子;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可单独或联合组建诗社;各驻镇单位、高校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成立诗社组织,夯实创建工作的组织基础。各级各类诗词组织要加大会员发展力度。
二是大力推进诗词“六进”工作。诗词“六进”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推进诗词文化进校园是创建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教育部门要把诗教活动纳入教学总体规划,把诗教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诗教活动融入德育教育和课余活动之中。乡镇、社区要积极开展相关的诗词文化活动,利用公共场所展示诗词佳作、楹联警句,组织居民群众参与诗词文化活动。企业、商场、宾馆、饭店、医院等要努力营造诗词文化氛围,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诗词宣传普及活动,公共场所也要营造氛围。各风景名胜区和公园、山林、绿地、河堤,要结合美化、亮化工程,因地制宜、锦上添花,建设诗碑诗廊、诗亭诗壁,进一步彰显滨江山林、诗意镇江的城市特色。要推动诗词进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加大媒体和文艺宣传的工作力度。各级新闻单位、宣传媒体要加大诗词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诗化环境氛围;各级各类刊物要开辟“诗词之窗”,介绍诗词常识,发表诗词作品。各级文化艺术部门,要抓好诗词与书画、音乐、戏曲等艺术的联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大型庆典活动、重大节日,举办各种形式的诗词吟诵会或赛诗会,增强诗词艺术的魅力。各级诗词组织要办好诗词刊物,鼓励和支持更多的诗词功底深厚的诗朋词友出版个人专集,努力繁荣诗词文化。
四是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在推进诗词“六进”等项工作中,各级部门都要选好点,抓好点,坚持典型引路,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要大力推广扬中市的创建经验,争取年内再建成三个以上省级“诗词之乡”。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创建工作要立足长远,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把创建工作与基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把诗词文化融入正常的部门工作,给予制度化保证,形成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
大力推进诗教和创建工作,确保圆满成功,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辖市区、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创建领导小组,全面推进诗教和创建工作。在5月10日前,把建立领导小组的情况报镇江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创建领导小组原则上一个季度开一次会,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协调解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创建办要具体负责、认真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印发给大家的《实施意见》及两个附件,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责任到人,有序推进。牵头部门和参加部门要有布置有检查,抓好落实。这次创建工作中,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三山”管委会等部门以及各辖区任务比较重,希望你们精心组织,一定要按照要求,狠抓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确保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镇江市全面启动“全国诗词之市”创建工作
4月18日,镇江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现场动员会在江洲扬中召开。会议交流、研究、完善了全市创建“全国诗词 之市”工作。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梁东,江 苏省诗词协会会长凌启鸿,常务副会长葛韶华,镇江市政协主席李国忠,镇江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张洪水出席了活动,会议由镇江市政协副主席赵庆荣主持。扬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乾贵致欢迎词,镇江市创建诗词之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以及扬中市市长潘早云等参加了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新坝镇立新 村、联合中心小学、三茅街道新胜社区育德园、三茅街道长江渔文化生活园等4个“六进”现场,多方位感受扬中“诗词 之乡”的创建工作成果。
作为首批“中华诗词之乡”,建县百 年有余的扬中,始终坚持把诗词创作作 为一张文化名片来打造,把诗词普及作 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推进,把诗教活动作 为一个文化品牌来塑造,并不断完善组 织网络,推进诗词“六进”工作;放大校 园诗教特色;在江洲城乡形成了读诗、 诵诗、赏诗、写诗的浓厚氛围。
梁东对我市的“诗词之乡”创建工 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扬中高度重视 创建工作,创建政策措施实施到位,诗词工作成绩显著,同时希望镇江继续把
创建工作抓好抓实,提升“全国诗词之乡”的水平。凌启鸿会长在讲话中肯定镇江扬中市开展诗教和创建活动所取得的成绩,阐明了中华诗词的责任、 功能和作用,希望镇江市齐心协力,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创建成“全国诗词之市”。镇江市政协主席李国忠也就镇江“全国诗词之市”创建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动员会上,镇江市确定了今明两年创建“诗词之市”的目标;建立健全各级诗词组织,抓好各级诗词队伍建设;推 进诗词“六进”工作。用诗词美化环境,营造诗词文化氛围,力争在2013年将我市创建成“江苏省诗词之市”,2014年创建成“全国诗词之市”。
全市诗词组织将按照市、市辖区、 基层三级建制进行组织完善,尚未建立 诗词组织的要在4月底前建立。诗词文化进校园是创建的基础和重点,教育部门将把诗教活动纳入教学总体规划。我 市今年将完善提高北固山“诗词之山” 的建设工作,并复建北宋婉约派代表词 人柳永墓。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洪水强调“创建全国诗词之市”可以做强镇江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品位“我们要在努力创建中加强镇江文化实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和提升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让更多群众感知诗词文化魅力、享受诗词文化乐趣,接受诗词文化熏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诗词文化的弘扬中来、参与到‘全国诗词之市’创建中来。”
现场动员会上,镇江市教育局局长赵珏、镇江“三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王 梅芳、丹徒区政协主席毕增立代表创建 小组成员作交流发言。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