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绝句四字知谁敢当?
十年前爱写七绝,不过写得好不好都是别人说的(还是骂的多),转几句加拿大琴心先生评论片段,见笑!!
华发
凭妻把袖掸霜尘,薄暮归来光影昏;
鬓上休惊拂不去,星星点点已生根。
琴心:第一次读此诗,颇有些漫不经心。但是不知何故,心底最深处却被这平淡简朴的四句倏然触动。细读再三,方稍得其味。此诗首句叙事,次句摹景。三句却笔锋突转,语意荡开,很是出人意外,而结句看似无奇,却是大手笔,合情自然,丝毫无缝地把全诗稳稳收住。读此诗,直如观看高空飞人表演,只见那人突然一个翻跃,跃上半空,众人方欲惊呼,那人却已稳稳地被同伴接住,安然无恙。如此左右腾挪,开合自如,功力之深,令人惊讶。技巧之外,此诗情景交融,于平淡之中寓寄深远,蕴籍含蓄,回味无尽。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得韦柳之神也。
香烟
点燃呼吸品香丝,绕指温柔只片时;
一吻深知伤肺腑,卿成灰烬我成痴。
琴心: 此诗绮丽绵密, 却浑然天成, 深得"情" 字真味, 言有尽却意无尽。
."一吻深知伤肺腑,卿成灰烬我成痴", 个中情怀,与元遗山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几可比拟。小小的香烟, 生活中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甚至为世人所贬抑。但一入诗人笔端,却有如此托寄,风流无限,开一崭新天地。点石成金,化平淡为神奇,风人之能,令人惊异。
无 题
谁把银壶细细斟?玉兰花影夜来深;
幽幽饮尽杯中月,长使晴光照我心。
琴 心: 转句的确高妙,而结句平白如话,却涵无尽之意。多读此种诗句,可涤荡浊气,使心清目明。纵观一尘笔法,一二句铺叙衬托,下笔精准,似工笔作画,尚可摹拟。而泼墨写意之奇笔则常在第三句出现,其中遐思逸想,直如一峰突兀,天外飞来,鬼神难测,令人惟可仰观,不可揣摩。而结句却四两拨千斤,用平白却隽永的话将千钧之势稳巧收住。左右腾挪,任意挥洒,今人而有此等驾驭功力,令人观止。
为某僧咏蝉
窃露危枝嘴上功,声高言妄古今同;
嗟卿未必真知了,混个禅名是害虫。
琴 心: 即兴讽咏,辛辣尖利,恰如一速写漫画, 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一些人的真实嘴脸。作者出口成章,才思敏捷。
附网上传闻:西部小王,逸群之士也。尝至某寺,与僧拱手致礼。僧倨倨危坐,云:“子亦读书人乎?”“略读一二”“读则读矣,通否?”“略通一二”益谦恭,益傲兀,如是者再。僧遂高谈阔论,放胆而论。小王厌之欲去,姑择其薄弱逐一折辩,未几,僧汗自鼻尖出,噤闭无言。有顷,云:“子亦善诗者,能为我咏乎?”云:“大德非我能咏,时值仲夏,咏蝉可乎?”起身立东厢之壁,题《为某僧咏蝉》,诗云:“窃露危枝嘴上功。。。。。”,亦快事也。
琴心先生评得较多,聊录其四。
另外,还有他没评过的,也未必好,却获过第四届华夏诗词一等奖的:
过卢沟桥
晓月微茫照石桥,风轻云静卫城高;
春深犹恐群狮睡,遥对燕山唱大刀。
以上五首,未能免俗,聊复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