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49),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其父是唐宪宗的宰相李吉甫。李德裕先后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职。到武宗时为宰相。力主削平藩镇。反对牛僧孺集团,为“牛李党争”中李派首领。宣宗时,被贬为崖州(今海南岛)司户参军。卒于任所。
李德裕曾于822年、835年、836年三次任润州刺史共十余年。最长的是第一次(822—829年),历时7年。在此期间,正值王国清兵乱后,他安定军心,反对迷信,大力提倡节俭并自己带头,下令墓葬不许用金银锦绣,鼓励保护生产,几年后润州出现了民物富庶、府库充盈的景象。他敢于批评朝政,劝谏君主,曾在润州写了一组《丹房颂》诗派人呈唐敬宗,以规劝。诗计六首,均以历史上的明君贤臣为证讲其利害。敬宗曾下令在润州征收巨额银器和丝织品,李上表谏争,后免交。他对北固山的建设有很大贡献。敬宗宝历二年(826)三月,他建成新的寺庙并定名为甘露寺,“因甘露之降瑞,建仁祠于高标”,这是李为该寺取名的自述。他还在甘露寺长廊人口处造了一座石塔,即现在铁塔的前身。宋代建造的被米芾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多景楼的楼名就是取自李德裕题北固山临江楼的诗中“多景悬窗牖”一句(多景楼是在原临江楼的基础上改建的)。
李德裕升为宰相后,还经常思念着润州,他托一个朋友带一瓶中泠泉的泉水给他,朋友离润州回西安时忘记了,到了南京时才想起,从长江中装了一瓶水回京送给李,李喝后感慨地说:“中泠泉水的味道已经变了,像是石头城下的江水。”朋友只好吐出真情。这则传闻说明了李德裕对镇江不仅怀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对镇江的情况十分熟习。
(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