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快雨堂】 → [转帖]揭秘:文怀沙的真实年龄 “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


  共有51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揭秘:文怀沙的真实年龄 “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40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转帖]揭秘:文怀沙的真实年龄 “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0 11:22:25 [显示全部帖子]

三个疑点

这些年,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之后,文怀沙先生频繁亮相于电视、报纸、网络各种媒体,故事越讲越生动,名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了。

在各媒体发表的自述或专访中,此公生平的耀眼传奇引人注目者,主要有三点:一,自称出生于1910年,故今年已被媒体称作“百岁老人”;二,自述“文革”经历,系因被打成“反革命”而锒铛入狱,同时,又因写藏锋诗“反江青”而被视为“英雄”。三,被誉为“国学大师”、“文史大家”、“楚辞泰斗”。

事实果真如此吗?

1910年出生,还是1921年出生?

近些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或演讲中,文怀沙都自称为九旬老翁,年表中所写出生时间为1910年1月。但我所了解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退休,文怀沙工作过的单位与呆过的地方主要有三处:1.1953年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2.约1953年调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现与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任剧本编辑;3.1963年底入狱劳教至1980年释放回原单位,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离休。

据查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初的第一本花名册,文怀沙的出生时间填为“1922年”;据中国国家话剧院记录,其出生时间填得更为具体:1921年1月15日;1963年12月被判劳教时,年龄记录为“43岁”,推算一下,出生时间也在1921年初。三处记录的出生时间虽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到一年。

当年社会,尚无六十岁退休之忧,似不必把年龄说小。与如今的讲述相比,当年相对严谨的档案记录无疑更为可信。因此,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在2009年的今天,所谓“百岁”老人,真实年龄应是88岁左右。

年龄虚报近一轮,是为了便于给早年经历加上一个又一个耀眼光环。

突出的一个光环:文怀沙多次自述中称章太炎是其老师,故与鲁迅是前后弟子。

据查,1934年秋天,67岁的章太炎由上海迁居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1936年6月14日,病逝于苏州。但在1963年文怀沙的劳教记录中明确写到,他是“1941年上海太炎文学院肄业”。如果他出生于1921年,1936年才15岁。另外,章太炎去世之后,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是否继续办,文怀沙“肄业”的“上海太炎文学院”与之是什么关系,是否为同一学校?也有待考证。即便是同一所学校,也应是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由苏州迁至“孤岛”上海。按此时间推算,当文怀沙入学时,章太炎早已去世,又如何见过?

另有一个光环:相关年表写到,1928年18岁的文怀沙,“受聘担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后任上海剧专教授”。按1921年出生计算,这一年他才7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身担此任。

由于年龄提前了近12岁,抗战期间的经历也就容易丰富得光芒四射了。如,其年表所记:“一九三八年 二十八岁秋,于重庆作《听雨》诗 :‘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柳亚子评曰‘诗出王摩诘而胜之。’”实际上,此时他还在上海念书,只有17岁,如何在重庆与柳亚子交往,得柳亚子如此嘉评?

年近九旬之翁,美髯飘动,步履轻盈,思路敏捷,皮肤滑润,已相当了不起,足可夸耀,大可不必多说一轮十二年。虚拟年龄,于天,于父母,似均为不敬。如果仅仅限于自家庭院,别说虚增十二岁,就是自称二百岁、五百岁,也是个人之事,不必较真。但是,如果以 “百岁”之假,行大做商业广告之实,对消费者无疑有误导和欺骗之嫌。一旦进入文化史范畴,人际交往与学术轨迹就非一己私事,那就更有必要细加订正,予以澄清。

到底为何入狱?

文怀沙的“文革”经历,特别是多年牢狱之灾,受他的自述影响,媒体的不同版本大同小异,故事神奇,绘声绘色,被渲染为英雄般的壮举。

关于其入狱原因,一篇报道说:“文怀沙曾经在1966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和‘老右派’,因为在一次公开场合说了鄙视江青的话,于是被抓到秦城监狱,之后又被流配到西北。” 另有一处报道称:“在1974年,文老曾被扣上‘反毛泽东思想’罪名入狱。”

这些叙述都不符合史实。

首先,文怀沙不仅从来没有被打成“右派分子”,相反,在批判“右派分子”时表现得十分积极与激烈,吴祖光先生在生前曾多次对人说过,他对在“反右”中最不能原谅的人之一就是文怀沙。剧作家杜高先生,五十年代与文怀沙同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作为“吴祖光小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而被打成“右派分子”。他回忆说:“在1957年批判吴祖光和我的大会上,文怀沙表现得非常积极,慷慨激昂。他指着吴祖光的鼻子说:‘你就是现代的西门庆,专门玩戏子。’他这是拿吴祖光与新凤霞的结婚说事。当时把我们气死了。”(2009年2月10日与李辉的谈话)

其次,所谓“1966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和“1974年因‘反毛泽东思想’罪名入狱”的说法,同样不成立。

在北京文化界,知情者都清楚,文怀沙早在“文革”爆发前的1963年年底,就已经被判处劳教。其罪名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其它原因。

据知情者回忆,逮捕文怀沙的宣判大会,1963年年底在东单的青艺剧场(90年代因修建东方广场而拆除)举行,青年艺术剧院的不少人都参加了那次大会。查阅史料,他的罪名定为“诈骗、流氓罪”(其罪详情为:自五十年代起冒充文化部顾问,称与周恩来、陈毅很熟,与毛主席谈过话,以此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先是判处劳教一年,1964年5月正式拘留,后长期在天津茶淀农场劳教,劳教号码:23900。他从来没有关押在秦城监狱,直至1980年4月解除劳改。没有听说他的劳教是冤假错案而得到平反,但他的年表如今却写为:“1978年,在胡耀邦的亲自过问下被释放。”

由此可见,“文革“期间文怀沙并不是因为政治原因而入狱,也没有被关押在秦城监狱。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40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0 11:22:56 [显示全部帖子]

关于文怀沙在“文革”中的经历,叙述得最生动的莫过于写藏锋诗“反对江青”的勇敢之举。这一故事的版本甚多,大同小异,取其中之一如下: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梁效”这个名字,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帮“四人帮”说话、发表言论、攻击对手的写作班子,正好梁效写作班子缺人手,一个朋友想要搭救他,就让文怀沙给江青写一封信,表示悔改和感恩,若能成功,这个朋友将会帮助文老结束监禁和劳改生涯,并且可以进入梁效写作班子,生活待遇也相当优厚。文怀沙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赶到西北,希望儿子能够在绝境之中服个软。文怀沙那时正在生病,躺在炕上,望着母亲蓬乱的头发、消瘦的面容,心中万分难过,但他还是说:“妈妈,我不能写啊,我不能违心啊。”母亲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叮嘱儿子别往枪口上撞。当时文老满怀心酸地点了点头,但没过多久,文老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实在看不上眼,忍不住写下这样一首诗“沙翁敬谢李龟年,无尾乞摇女主前。九死甘心了江壑,不随鸡犬上青天。”其中每句第六字连起来读乃是“龟主江青”。当时江青看后随手就把这首诗扔到了沙发上,可能觉得没什么,这一点却被王洪文看出来了。

故事实在太生动了!无法考证其真实性。让人生疑的是,按照当时他的处境,即便真有此诗,又如何能到达江青之手?他又如何知道江青将之“扔到了沙发上”,她没有看出这是一首“藏锋诗”,王洪文反倒看出来了?

关于这一“英雄”般的吟诗行动,徐晋如先生在其博客《士林见闻录》中有云:“又谓其在狱中拒入梁效,且报以诗云……此诗每句第六字连读,则为‘龟主江青’也。据云至今悬于文家书房。然此事纯系文氏自造,卽古史辨学派所谓层累之历史也。”

我赞同徐先生的判断。

层累历史固然可以为编造者增添光环,但我们如何告慰那些在“文革”中真正受到迫害的英雄们的在天之灵?

是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吗?

一个人是否为国学大师或文史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不必过于较真。的确,所谓“大师”,自八十年代原轻工部在评选工艺美术师时将名称定为“工艺大师”的头衔后,“大师”的含义已有所演变,早已失去神圣感,诚如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一般。此乃皆大欢喜、各取所需的好事。文怀沙或自诩、或被人封为“国学大师”、“新中国屈原学开创者”、“楚辞泰斗”。是否如此,学界自有行家界定,不必由我外行者评说。何况,寻遍图书馆和网上旧书店,难见一本他的学术专著,故只好放弃研究他的学问的念头。

将文怀沙称为“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的主要依据,是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理出版过《屈原集》以及随后陆续出版的《九歌今释》等。但是,有知情者就此发表过不同看法。

五十年代初,作家、学者舒芜先生,与文怀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共事,一同参与了整理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工作。据舒芜在《老吾老》(载《万象》2008年第10期)一文中回忆,当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冯雪峰先生,安排编辑部同人各选一种古典名著自任整理,探索“以马列主义指导古典文学整理出版”,其主要工作是校注。这些名著包括《红楼梦》(汪敬之校注)、《水浒传》(张友鸾校注)、《三国演义》(顾学颉校注)、《西游记》(黄肃秋校注)、《李白诗选》(舒芜编选校注)、《陆游诗选》(李易协助游国恩先生编选校注)等,文怀沙负责校注的是《屈原集》。

舒芜指出:“包括《屈原集》整理者文先生在内的顾、汪、张、文、李、舒、黄几位整理者,都不是作为专家被聘请来,而是作为本社编辑人员被交派下编辑任务。从时间顺序来说,他们每一个都可以说是新中国整理某书的第一人,但这个‘第一’完全不包含价值意义,不是开辟者、创始者、奠基者的意思。”他还说:“ 这几本书陆续出版,除四部长篇小说外,其实都只是薄薄一本,注释完全是简单通俗式的,那时讲究普及,谈不上什么学术性。”即便如此,文注《屈原集》问世后,随即受到过其他专家的批评,而“文先生一出手就这样砸了锅,随即调离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于文著《九歌今释》等书,柳白先生在其博客上发表“:红尘过眼录之十”《文怀沙、“文革”中恐怖的“西纠”、聂绀弩、江青》,其中写道:

虽然,沙之白髯飘飘,仙风道骨之貌,极易“醉”倒某些人,但是学界知其底数的人则都明白,文的楚辞学问至多可抵一名中学教员。

仅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其《屈原九歌今绎》(以下简称《今绎》)为例,即遭到诸多学者质疑。在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楚辞研究论文集》中,李一氓和黎汝清先生对文怀沙的《今绎》提出批评。

李一氓说文的“译文非常不连贯,仅是有一句译一句,前后句无照应,甚至一句中的兮字上下脱节。有些地方译者更是没有深刻的了解原文”。

而黎汝清的文章则对沙的《今译》有如下批评:“还必须指出的是,有的文法也欠通……”

上面二人所谈,均依据史实,且有当年黑白文字为证,当不谬也。

最近,我请汤序波先生编选其祖父汤炳正的书信集以备出版。汤炳正先生是真正“私淑太炎”的弟子,他的通信集中,即有写给章太炎的夫人的一批信。汤先生是学界公认的楚辞专家,曾任中国屈原学会第一任会长。汤先生1988年在致汤序波的信中,这样提到文怀沙:“从报刊上看,不少人的学术成就并不大,却由于大事宣扬,名气很高。我一向反对这一套,现在看来,应当注意。你所提到的‘沙翁’,大概是指‘文怀沙’,此人学术水平不高,仅仅翻译了几篇屈赋,怎能与郭(沫若),游(国恩)二公并称呢?”

汤先生所言,与舒芜、柳白先生所述,可以帮助我们解开疑窦。

如今,口述实录盛行于各媒体报道及出版物,为历史研究、传记写作等提供了许多重要素材。但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同样让人感到忧虑。在此情形下,人们特别是媒体中人特别需要认真甄别,严肃对待,警惕一切可能的编造并以此混淆视听。

于是,草就此文,求教于文怀沙先生,求教于读者和各媒体同仁。并希望抛砖引玉,使时间脉络渐趋清晰,历史尽可能接近于真相。

完稿于2009年2月12日,北京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40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0 11:23:27 [显示全部帖子]

近年来,被冠以“国学大师”、“活屈原”等光环的百岁老人文怀沙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但是,这位光环下的大师最近却遇到了知名传记作家李辉的强烈质疑。虚报年龄、“文革”中因“猥亵、强 奸妇女”入狱、所谓的学术成就也仅相当于中学教师的水平……面对媒体的质疑,文怀沙拒绝做出回应,现在的助手李之柔接受本报采访时委婉表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拒绝对此发表看法。”

■知名传记作家向“大师”叫板

昨日17时许,记者联系到李辉,李辉表示:“我要说的已经在文章里说过,但目前并没有得到文怀沙方面的反馈。”

李辉供职于人民日报社,多年来致力于文化老人研究和随笔创作,著述颇丰。他的散文集《秋白茫茫》曾获得首届鲁迅散文奖。这个一向温文尔雅的知名作家,近日以罕见的犀利文风,直面久负盛名的文化界前辈文怀沙。

在文章中,李辉称:“各媒体发表的自述或专访中,此公生平的耀眼传奇引人注目者,主要有三点:一,自称出生于1910年,故今年已被媒体称作‘百岁老人’;二,自述‘文革’经历,系因被打成‘反革命’而锒铛入狱,同时,又因写藏锋诗‘反江青’而被视为‘英雄’。三,被誉为‘国学大师’、‘文史大家’、‘楚辞泰斗’。”

在李辉看来,文怀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辉认为,文怀沙根本不可能是章太炎的学生,他的实际出生年份应该是1921年,而不是他对外宣称的1910年。所谓“百岁老人”,其实只有88岁。而关于文怀沙“文革”中入狱原因的探讨,李辉说文怀沙被逮捕入狱的真实原因实际上是“诈骗、流氓罪”。他入狱的详情是“自上世纪50年代起冒充文化部顾问,自称与国家领导人熟悉,曾猥亵、强 奸妇女十余人。”这些历史记载与文怀沙对外宣称的大相径庭。

至于媒体热炒的文怀沙是“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的问题,李辉更举出历史当事人的说法称,那次翻译古典文学工作,只不过是出版社领导给编辑人员下派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人,“但这个‘第一’,不包含价值意义。”丛书问世后,别人负责的工作并无疑义,唯有文怀沙翻译的《屈原集》受到各方质疑,“译文非常不连贯……有的地方文法也欠通”,正因为文怀沙“一出手就砸了锅”,所以,他被“随即调离人民文学出版社。”

■对话文怀沙助手李之柔:

在李辉看来,这个有极高知名度的“国学大师”,其实和《射雕英雄传》里靠油嘴滑舌游走江湖的裘千丈一样,不仅没有很高的学术成就,而且历史表现也并不清白。有评论者称,李辉的文章对“文怀沙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其公众形象将轰然倒塌,其所作所为,将与胡万林之流的江湖骗子没有任何分别。如果这些论断并不真实,那么,文怀沙无疑遭遇的将是一次极为严重的诽谤,果真如此,我期待文怀沙能够挺身而出,拿出确凿的证据反驳李辉的质疑,为自己洗冤。”但是,文怀沙却没有直接回应此事。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文怀沙的助手李之柔。据李之柔介绍,他早在1993年就认识了文怀沙,四五年前担任文怀沙助手至今。以下是记者和李之柔的对话。

燕赵都市报(以下简称“燕”):李辉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不知文怀沙本人是否已经看到?

李之柔(以下简称“李”):看了。

燕:文怀沙老先生打算如何回应呢?

李:我们不想做什么回应。

燕:文怀沙在社会上具有这么高的知名度,难道只有沉默以对么?

李:打个比方吧,你成天在家待着,自然没人对你说三道四;哪天你在大街上走,被狗咬了一口,难道你还要去咬狗一口么?

燕:文怀沙老人的朋友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呢?

李:我不知道媒体这么关注文老的年龄有没有意义。文老曾在接受上海一家媒体记者采访时,对在座的人说:“我生于19××年,你们也生于19××年,我们是一个时代的人。”还有“文革”,那是个说不清的年代,对这些问题,我们不愿发表任何看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现在,有人非揪住这些不放,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有这些工夫,还不如研究国学呢!和文老熟悉的一些老人这两天也打过电话来,问文老是不是需要对发表李辉言论的媒体表示抗议,文老拒绝了。

燕:那您对文怀沙的一些学术著作是怎么看的呢?很多媒体称其为“国学大师”……

李:这么跟你说吧,文老1947年出版过一本研究鲁迅旧体诗的书,我提议将这本书增订再版,但文老坚持认为是不成熟的东西,不值得。还有他1951年出版的楚辞翻译,是我见到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专著。至于什么“国学大师”,那都是别人说的,文老从没说过自己是“国学大师”,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从来都是说“我只是对古代文学的一些领域有所涉猎”。

燕:那文怀沙怎么还担任了一些大型图书,比如《四部文明》的主编工作呢?他具体都做些什么工作?

李:文老研究的领域很广的。在这些大型图书的编纂上,他不可能事必躬亲,他会说指导性的意见,具体的工作由下边的班子来做。文老会对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是现在。

自称是文怀沙弟子的崔自墨在博客撰文,也算对此事的一个回应。以下内容来自崔自墨的博客。

崔:“有人追问你的年龄,你怎么看?”

文:“说我真实岁数88岁,能考证成48岁那才好呢。很多事情有具体情况,曲折而复杂,跟后来人说不清楚。”

崔:“有人指责你在‘文革’中的表现,还提到其他一些同代人。”

文:“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

崔:“有人说你不是‘国学大师’。”

文:“我当然不是‘国学大师’,这还用他们问。国学是什么?我不是‘哲人’,我是没辙的人。”

记者检索文怀沙资料时,看到文怀沙与知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经常同时出现。记者为此电话采访欧阳中石,欧阳中石表示对此事并不了解,不发表看法。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40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0 11:23:49 [显示全部帖子]

■茅盾曾称文怀沙“为人浮薄”

在李之柔打理的文怀沙官方网站首页,第一条新闻就是“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授予文怀沙先生‘杰出文化贡献奖’”,显示了文怀沙在学术界不仅得到了国内认同,更是名扬国际。

文怀沙的“大事年表”详细记录了这位老人的文化行踪。在年表中,记者看到,在文怀沙90多岁的经历中,除了在1947年写过一本《鲁迅旧诗新诠》、1950年代前期参与了楚辞翻译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学术成果,诗作也只有少数的几首。至于《鲁迅旧诗新诠》这部书,一直被文怀沙及其追随者称为“鲁迅旧诗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曾受到茅盾的质疑。茅盾曾在1977年致信给鲁迅研究专家王德厚说:“(《新诠》‘引’中所谓‘此书初稿甫成,承茅盾先生改正错误之处甚多云云’,不是事实。一九四七年五月后我从苏联回上海,旋即赴香港。文怀沙为人浮薄,我们都避之。”茅盾更说:“我大胆猜度,这是个妄人,写这本《新诠》为了骗人,却在‘引’及‘按’中故意拉入一些文艺界人以示其交游之广阔,也是为了骗人。”

为此,文怀沙助手李之柔曾作文回击。总之,在文怀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其两大学术亮点,受到学者的质疑远比称许多。而对文怀沙之所以著述偏少,与文怀沙亲近的崔自墨则认为是“述而不作”,意即只说不写。

■各界期待文怀沙正面回应

文怀沙助手李之柔说:“文老从来不曾说自己是文化大师。”那么,这样显赫的名头又是怎么来的呢?与文怀沙一起工作过的作家舒芜去年说:“记者年轻,只能听本人怎么谈就怎么相信。文化大革命造成历史的断裂,今之中年已经不知道江青为何许人,四人帮是怎么回事。可是另一面也就兴起了怀古恋旧之风,老年人于是受到欢迎,青年们爱找他们谈谈旧人旧事。他们自己往往就是历史的当事人、参与者、经历者、目击者,由他们亲口说出来,读者爱看,学者也收集作为材料。当然第一手不等于完全可信,这种材料使用起来要慎重,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说。”在舒芜看来,大师的名号之所以叫得那么响,和当事人的讲述不无关系。

近年来,国学之风劲吹,各色人等都成了国学爱好者,庞大的市场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大师”。文怀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频繁在社会上亮相。他的形象,从来都是一幅美髯飘飘,仙风道骨一般,与人们印象里的国学大师印象吻合。到了21世纪,传媒发达,文怀沙更是屡屡语出惊人,诸如对约访的女记者说:“你漂亮么?漂亮我就接受采访。”一大把年纪仍出言轻佻,更被一些媒体“誉为”“十大最色老男人”。但这无损于文化老人的名声,反倒更对了大众胃口,很多人到了“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文怀沙”的境地。记者在文怀沙网站上看到,他的书法,一平方尺的价格是1.5万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价格相当高,一个省的书法家协会主席往往只有这个价格的一半。

文怀沙有“沉甸甸”的学术成果:由他领衔主编的大型丛书《四部文明》于2007年出版。据悉,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对我国先秦至隋唐两千余年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学术的、总结性的大规模纂述,堪称展现中华文明前半期的集大成之作。”

李之柔说,有追究年龄的时间,为什么不去真正的研究国学呢?任何一个人都难以相信,如此厚重的丛书主编,其年龄和学术成果等基本问题竟然遭受到如此严重的拷问,而被拷问者仍然保持超然物外的淡定。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敢面对,还怎么去面对国学呢?

李辉还在等待文怀沙的正面回应。因为,他和每一个真正关心传统文化的人一样,希望看到真实的历史。(本报驻京记者 郭天力 燕赵都市报)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