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以后,所记纷纭。不能抱之一说,而作定论。钩微抉沉,太难。韩非子的话,有许多并不可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风,有的尝实,有的尚华,有的重纪事,有的强诡辩,奈何。
我觉得,在古代三皇五帝时候,尚书等所记,往往是几百岁,如黄帝等,不是某个人活几百岁,而是某个氏族部落统治了几百年。在原古时候,某一姓往往就是某一职,如曦和吧,你千万别把他当一个人(也有说是两个人),要不他也就活了好几百岁。实际上他是一个掌握天文的家族。这在汉司马还可以找到影子,司马迁就是继父职而作史的。还如我们董姓,传说始祖为董父,是被任命为史官的。到春秋晋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董狐,也是搞这一行的,应该就有历史的渊源。
在尧舜禹时候,在位都没这么长时间,这在上述等里面也有记载。而且都谈到了其兄弟姐妹,就不是一个氏族部落,而是一个个的人了。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结束了以前家天下的历史,对天文、地理、百官制度的创建,他们对自然的抗争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事情。用现在人的发展速度去看他们,或不足道之,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