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传言玉女在 2002/07/24 04:17pm 编辑]
http://www.rongshu.com/titlepic/img/2/1049.jpg 说起我的藏书,真是惭愧得很!
作家亲笔签名的书,我没有。像杜鹏程著《在和平的日子里》,武元著《艺文散集》,傅嘉仪篆刻集《心碑》,刘俊华著《读书絮语》,李慧中编《马少波研究文集》......前一阵子老是有这个家那个家的,到书店签什么自传之类的书,沸沸扬扬的。我也不知自己那根筋不对,平时还常去逛书店的,偏那会儿抝起来了,一点兴致也没有!
朋友那样的藏书,我也没有。如:斯蒂芬.霍金的《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还有他的《时间简史》,还有阿尔伯特.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华版<<管锥编>>二册(非全套)等之类的,不易读,只感深奥难知,非学力能及 。
我更没有,他们说的葛兆光先生的《禅宗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禅,博大精深,我知道自己还不能参悟。
我的藏书少到能装进小小的衣袋。呶,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市图书馆借书证。新盖的市图书馆大楼,装潢考究,毗邻于一所全国重点高中,面前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清爽宜人。里面分上下几层,宽敞的空间里分类存放着各种书籍。不足的是,近几年有些更新的书跟不上。有些进来的书的水准好像也在下降,这可以从粗糙的印刷上看出来。不能太苛刻的啦!毕竟这是公益事业,好像不太盈利。所以,平时我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去逛逛书店的。书店或是图书馆,满屋子的书,以及淡淡的书香气,总能引得人流连忘返。曾经一度羡慕那些在里面工作的店员,并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工作理想。
我没有特别难忘的淘书经历。一般都是碰到喜欢的就买。反正,经常到外地游玩的。运气不好的时候,碰到自己喜欢的成套的书,不全了,或是有些旧了、残了。还是会买回家,再重新包装整理。也会有囊中羞涩的尴尬,那时候,会为了买书放弃自己喜欢的衣服!
我的书,是不许别人轻易碰的!周围的人也都知道我很吝书!有一次,我不在家。母亲把那本《红楼梦》借给了别人。结果被弄得脏兮兮的。我便冲着母亲大发了一顿脾气,然后重买了一本。被弄破的那本,也不要了!母亲看我的书时常受我的批评。她喜欢倚在床上,翻书的时候随便捻书页,有时把书卷成筒状,要不,就随便往哪儿一搁。一本书看完就伤痕累累,看得我心疼!如此这般后,再有人要动我的书时,母亲立刻搬出我的严正声明:1、得洗手。2、要有正确的读书姿势。3、要用指尖轻轻地翻书页,不能掐,不能捏,更不能沾唾沫。4、不看的时候要放归原处,排整齐。5、不外借。这一下,常常把那些人都给吓退了,也得罪了不少人!一个个都对着我吟:“生固不幸而遇予乎?”
其实,我一直赞同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那个黄生允修借书时,随园主人袁枚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有时自己大老远买回来的书,虽然不至于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但读书实不及借的书那样来得专心。
有时也做藏书梦!好像那个基督山伯爵,漂流到什么小岛或是到什么荒郊古墓,发现一什么石室,再念一通什么芝麻开门的咒语,历经一番惊心动魂,终于寻得世间绝版古书。小心地拿起,吹去上面的尘埃,朦胧的油灯下,对着放大镜在那儿照呀照的......忽然,脑袋被什么击了一下,眼前一黑,什么也不见了......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藏书竟成了一条生财之道!呜呼,哀哉!对读书人来说,知幸与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