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文泉清在 2002/05/06 0854am 编辑]
近日以来,一本由王晓建编著的《逛旧书店淘旧书》的文集,让我沉迷在旧书的世界里向往不已,因为这是一册汇集几十位藏书家,散文家或者文学家的书话类文章。看到的都是令我倾慕的文学大家的淘书经历,通过他们的讲述,知道了许多的文史掌故,书林旧事,淘书乐趣。受益非浅,既增长了文学知识,又有了一番卧游天下的淘书快乐心情,看完之后,我久违了的淘书兴趣又激发出来了,于是骑车立刻向位于西安西二环的立交桥下奔去,我想今天应该会有收获的。
当我到了那里以后,停了车准备上锁的时候,那位我熟识的老板娘对我说:你把车推上来,放在这里。我给你照看,就不会有事的。我知道她是好心,就照办了。我问她最近生意怎么样,她说一般了,又对我说,你今天来只有三家,要是前几天来的话,有五六家呢?我相信她说的是实话。和她聊了一会儿,我就开始在她的书摊里寻觅我渴望得到的书。
详细的看过以后,我终于找到了三本书。一册是陕西省图书评论员刘俊华的评论集,里面有关于他评论的许多陕西作家的作品。看看里面的文章,虽然不是很吸引人,不过幸运的是书的扉页有作者自己的签名和盖章,从这一点说,它也是值得收藏的图书了。还有一套上下册的《安康艺文大观》,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的第一版,内容涉及自先秦到当代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类题材。对于有兴趣研究地方志的人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书的品相也几乎是新的一样,它的定价是52元。我问老板娘三本书需要多少钱,她开价10块钱。这样的价钱,在我心里是已经满意的,我也随口问她还可以少吗?她笑着说:我猜你有此一问,就算8块好了。我很高兴,装了书,又去另一家看。
第二家的老板是一个20岁左右的男青年,我以前没有见过他,我想他经营的时间大概不长,可是他的书也不少。最后挑了四本书,有陕西省长徐山林著的《黄楼诗草》,有幸的是我看到陕西著名篆刻家——傅嘉仪的长安印丛之二《丝路》,之前我买了他的第一册《心碑》,而且是签名盖章的书,现在正好可以配套。还有一册也是有作者亲笔签名的书,名为《崇拜山水》,作者是一个县委党校的校长,这是他的散文集,写的很流畅可亲,值得一读。最后一册是精装本的《梅阁诗草》,作者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算来四册书只化了10块钱,也不算贵。
最后的一家是一个少妇的书摊,我买过不少她的书。质量不错,但是价钱有些高,却不会空手而回。我先挑了三本书,也有一册是有签名盖章的大部头作品。书名是《马少波研究论文集》,全书有一千一百多页,很是厚重。对于作者我虽然不熟悉,但是有签名的书还是很难得的。另一册《品书人语》作者是陕西很有名的书话作家李高信,他以前的《书海小语》我曾经拥有过,这次有买到他的书话集,读起来很感亲切。还有一册铜板纸的《菊花》一书,里面图文并茂,资料详实,书品极佳,大有一见倾心的收藏愿望。这三册书,开价是20元,我说太贵。她让了些,我还不愿意。她说你干脆再找一册书,我给你算便宜。于是我拿了一册《岭云海日楼诗抄》,上海古籍出版社82年出版的精装本,印数不过2700册,是清朝末年的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集。我问她多少钱,她说22元,我一口答应,于是成交。她过后有些反悔说低了,但是我们的交易也有几年了,也就无话可说。
至此,我在2002年的第一次淘书经历全部结束。看一看我此行的收获,化了40元钱,买到三册签名本,三册精装本。应该说收获是不错了,一路回来,满心欢喜。我想:以后有时间有机会的话,还是要经常去访书和淘书的。虽然如今已经难以遇到旧平装或者线装本那样的机遇,但是爱书人的天性就是有好书,有自己喜欢看的书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在淘书过程中的不为外人所知的快乐和幸运。这也是人们喜爱淘旧书的原因吧!是的,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的,那里有我的希望和梦想,也有读书人的梦想。
注此文首发表于榕树下,今转帖于此,特此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