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法苑】【文宗阁】 → 闲话诗钟


  共有13677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闲话诗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闲话诗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3/31 10:01:35 [只看该作者]

闲话诗钟 ·张西厢 目录   南山子序   陈其采序   楼桐孙序   谭元征序   钟话第一   钟格第二   钟联(略)   钟选(略)   ------------------------------------------------------------   【南序】   二○○一年春,余以惜余斋师兄留诗,初上网络,遂与诸君子周旋声律间,网络初兴,故无民间诗社之陈腔套数,余既喜其新颖,而嫌其稚嫩,以为由斯长往,终何足以多之哉。遂因望月兄网络与诸子聊天次,稍出钟题诱之,不意后数日,竟创为「大家来作对」网页,始意欣欣者,开创诚有之,而莫辨文宗,则宏奖无门,是思有以调之。其秋,自师兄借书中,检得张西厢氏《闲话诗钟》乙书,珍同寰宇孤本。以其条理简赅,无以复加焉,遂自输字成档,而患其无从面世,因寄德国皮叶兄上载「古典诗词网站联盟」网页,兼酬先时网络开版之助。又恒虑事毋妄作,壬午岁,以请宜宾罗戎庵,戎老旧知此书,以为「功德无量」,兼竖其拇以示我,此乃征之长者,心坎始安。然有数字,自始不得输入法要领,亦未再校正。其间,已为李凡兄引入《侠客岛》,移三序于后者,盖有所隐然,顷见简体字版网络转相传载,衍至割截纂乱者,殆亦未有意为之,亦有所隐也。奖掖风教者,固属同心,其诚足以嘉之,而其隐亦足以悯。然则,贤者之文遂以凐讹者,亦不可不忧,乃至今春重校一过,攫其要而略其「钟联」、「钟选」二篇,以为其意已足矣,倘后之人以为阙如者,概无关乎作者,盖南山子为之也,是为之序。时在癸未妇女节后一日。   【陈序】   数年前居港,君左兄嘱余主课诗钟,题为「剑、红」三唱,得二千余卷,余独喜其中署名「红玉」之「花迎剑佩星初落;风掣红旗冻不翻。」集句自然,欣赏不置,爰拔为冠军,但不知红玉为何许人也。翌日毅成兄来,始知乃连中冠军之张君西厢也。君幼好吟咏,素负诗名,兹所编《闲话诗钟》,尤多独到之处,际此台阳吟风极盛之际,诗坛吟友,其必各手一编以为快欤。癸巳端午节前 陈其采序   【楼序】   回忆民国十八年秋,江苏举行第一届县长考试,余忝列典试,张君西厢为当年考取县长之一,初握县篆时,寄余诗,有「先人苦种儿孙德;弱岁惭为父母官」之句,盖君时年方二七,为县长中之最年轻者,余喜其诗,极合诗人敦厚之旨,故犹咀嚼不忘,今观其《闲话诗钟》一编,造诣极高,非深明此中三昧者,决不能道,诗与钟,同其义而不同其体。诗之书,汗牛充栋,钟则苦无专著,是册之付刊,余知其必为吟坛之一大助也欤。癸巳端牛节 楼桐孙序   【谭序】   张子西厢,以所著《闲话诗钟》属序,揭卷读之,则源流派别,格调律例,语详而择精,知非寝馈斯道之专且久者不能为也。昔人谓文章之事,至词而极工,至词而极变,吾亦谓骈俪之语,至诗钟而极工,至诗钟而极变。然其朴不伤野,乐不伤淫,谐不伤虐,清不伤薄,淡不伤枯,豪不伤粗,巧不伤诞,则与诗词之道,无有乎弗同也。西厢曾以此驰声海角,及来台阳又屡惊其座人,有上述之长而无其失,得之于独,话之于闲,叶之于同调,吾知是书之出,其必有以发人深省矣。然吾闻西厢年少应试辄售,有文名,宰句容、沐阳、宿迁,有政声,今皆不以置怀,独勤勤焉惟诗钟是究,且必钩玄于一字一音之协调与乖戾,雕肝镂肾不能自休,岂有所驱迫而为之欤,抑在莒无憀,欲借此宏声,敲醒尘梦,以应中兴之鼓吹耶。果尔,则吾虽寸莛自愧,亦愿执鞭以从。癸巳端午节前十日,衡山谭元征拜撰。 【钟话第一】   一、钟义   昔人敲钟,规律极严,拈题时,缀钱于缕,焚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即刻烛击钵之遗意也。钟虽小品,惊天地,泣鬼神,征夫怨妇之思,怀乡忧国之感,均可流露于寥寥十四字中,变化无穷,奥妙莫测,固属雕虫小技,亦洋洋乎大观,或谓此中兴味,胜诗十倍,经验之语也。   二、钟意   诗钟固重对仗,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盖以「白粉墙」对「黑漆板」之类,决难引人入胜,粤派之弱点,即在于此。故正宗之诗钟,须有诗之声调风格,置之于诗中,则为名诗,置之于钟中,则为名钟。或谓诗钟,须有起、承、转、合之势,未免言之过甚,盖诗钟为七律诗之一联,古人名联,或对描事物,或直舒怀抱,绝少于一联中,备有起承或转合之势也。   三、钟派   清初闽人,已有此制,名日「改诗」,即改律句、绝句之七言诗而为两句也,此种改诗,或有称之为「单羊角」对「百衲琴」,「雕玉」、「双钩」者,要皆不如「诗钟」名称之普徧。诗钟向有闽派、粤派之分,两派之争,至今未息。闽派重空灵、尚意义,粤派重典实、尚对仗。平心而论,两派各有所长,能化粤派之典实,而兼闽派之空灵,斯为上乘,忆粤人蔡(漆)乃煌为钟坛宿将,且以敲钟得官,然每阅及粤派钟卷,即投之于簏中。故粤、闽两派之分,亦非限于人地也。近人林熊祥先生,对于诗钟之意见,主张宽大其门径,使成为一种较绝句更为锤炼之诗,而侪于一般诗歌之列。善于此道者,多抱同感,若能别树一帜,使此铁钟而成为原子钟,不可谓非艺术界之一大改进也。   四、钟社   独起敲钟,兴味索然,故欲敲钟,必先集社,钟社之设,并无若何组织,亦无任何作用,不过文人墨士,藉以发舒怀抱,联络感情而已。近数年来,台、港两地,钟社之多,竟达四十余处,可谓盛矣。岂欲敲醒国魂欤,激扬民气欤,余拭目以俟之。   五、钟眼   钟眼须稳,务求不能移易,例如联与连,不得相混,用连床则可,用联床则不可,床与榻,不得相借,用东床则可,用东榻则不可。   钟眼,更以有来历为佳,例如「千雪」一唱「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肤南内太真妃」,「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观世音」,「雪肤」出自长恨歌「雪肤花貌参差是」。   钟眼如不相称,则对仗更须求其工稳,上例「千」与「雪」绝不相称,而以「眼」、「肤」承对,可称能手。   六、钟题   普通拈题,常用抽字及翻书等法,以昭公允,分咏事物者,于书中翻出两事物,嵌字格则于书中任翻数字,作为钟题,绝少由每人自出题目也。   分咏、合咏不可犯题面字,例如分咏「元宵」、「蝶」。则钟句须避用「元宵蝶」三字。分咏合咏事物,并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象、扇」分咏。若用「大兽」、「交趾兽」、「挥羽」、「羽毛」、「一羽」、「裁纨」等字,不啻将题字明明点出,决难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题意。例如「争钦挥羽运奇谋」、「指挥一羽定三分」明明是咏卧龙而非咏扇也。钟题可任意加以某种限制,以增兴趣,如合咏「竹」限用一「毛」字,则钟联中,须有「毛」字。反之,亦可禁用「虚节风月烟竿箨君妃栽」十字,则钟联中须避用此十字也。   此外,尚有更严格之限制者,即钟题虚字而限实用,例如「而了」二唱,则须实用「吉了」、「以而」;「若于」二唱,则须实用「兰若」、「杜于」;「若然」二唱,则须实用「巨然」、「贺若」等等,方为合格,文人墨客,兴到之余,好用其极也。   分咏、合咏,以切正本题不能移咏别人别物者为原则,严格言之,咏「狗」者不能移到「犬」,咏「冠」者不能移到「帽」。   七、钟典   古人名句,多用常语而不用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虽浅近,意则深长,诗钟亦何独不然,不得已而用典,既忌过僻,而点题亦极严格,咏「履」不能引用「鞋」典,咏「眼」不能引用「目」典,以原典有履字眼字者为合格,如「象、扇」分咏,引用焚身典,多有以牙代齿者,殊为不妥,盖原典是「齿」而非「牙」也。   钟贵典丽堂皇,引用僻典固不宜,即粺官野史之章回小说,亦须避用为宜。 八、钟句   诗钟常因限于题字及题字之位置,而造句煞费苦心。总之,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为佳制。例如「两空」六唱「不住猿声啼两岸;但闻人语响空山。」字字出自唐诗,字字不能移易,可称闽派中之佳制。基此理由,若能分集古人诗句,或古人诗意,且对仗工整,而切合题意者,较之自造,尤胜一筹。   造句之技术,尤贵奇峰突出,例如「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易以「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较平实无奇矣,当年杜老,亦何曾不推敲及此乎。   钟句避用迭字,盖仅仅十四字之小品,一字千金,不宜浪费半字,若以钟眼而迭字,则更不可,如「元旦」四唱,倘用「元元」、「旦旦」之迭字,则为三唱乎?抑为四唱乎?   分咏事物之造句,常因两事物之相距过远,而难于落笔者,于此时须先觅对字,再就对字而构思,例如分咏「汉光武、燕」,先觅「赤帻」、「紫襟」等之对字。分咏「牧童、蛇」先觅「骑牛」、「吞象」等之对字,则自易落笔矣,惟追求对像,须下工夫,务使有鸳鸯交颈、鸾凤和鸣之妙,不可有彩凤随鸦、鲜花插粪之嫌。   九、钟对   诗钟固重立意,并重对仗,有半字之差者,即非上乘。以虚对虚、实对实、地名对地名、姓名对姓名、颜色对颜色、朝代对朝代为工整。若字面亦能相对,如「放翁」对「茂叔」,「司马」对「卧龙」更佳。   诗钟虽为诗之一联,然切忌流水对法,而对仗亦不宜假借,例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诗则为名句,在钟则嫌其以「翼」对「通」,以「春蚕」对「蜡炬」,不能合格。惟如前例,以「人语」对「猿声」,两字连用,借对一字者,则无不可。而双用常语,如「天地」对「古今」,「春秋」对「江汉」,则更无不可。   诗钟常有以字面相对而假借者,例如「重九」五唱,「昂藏愿拜重瞳象;谄媚宁容九尾狐。」「象」与「狐」,字面相对而实不对,虽极巧妙,亦以少用为上。盖「九尾狐」为一固定名词,而「重瞳象」则否,难免对仗不称之嫌。   此外,以一物对两物者,谓之「三脚钟」,例如「风云」对「秋月」,「雨露」对「春烟」,「风云」、「雨露」各为二物,而「秋月」、「春烟」各为一物,在律诗中尚嫌不称,何况诗钟。   出比、对比,须凑合天然,铢两悉称,若一比堂皇,一比纤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彼此失衡,谓之「跛脚钟」。作者最易犯此通病,故往往一比自然,一比则生硬;一比如香象渡河,一比则如黠鼠偷油;一比吓煞夫人,一比则跪在床下。初抱「句不惊人死不休」之奢望,卒之反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叹,若能先从平易处着笔,则可减少此种困难也。   出比用典,则对比亦须用典,而典故时代,不宜相距过远,如以三代典故属对三代典故固佳,即属对秦汉典故亦可,若两时代相距过远,或引用典故之内容,彼此失衡,均为小疵。盖以吴道子之钟馗与潘雅声之美人,并悬于书室中,终觉不称也。   十、钟律   诗律要细,钟亦何独不然,古人律诗,求其最合诗钟之条件者,惟少陵耳。如: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诸联若置之于钟中,称之为「钟圣」,谁曰不宜。而「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一联之浑雄庄丽,尤可作为首选之标准也。   十一、钟声   香港钟声多,而台湾更多,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感,顾名思义,诗钟之声调,须和谐而响亮,始足发人深省,因之平仄不可失调,第一字可不论,第三第五字则必论,出比第三字可不论,对比第三平字则必论,例如「珠帘暮卷西山雨;画栋朝飞南浦云」、「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诗固称名句,在钟则嫌数字拗韵,而「南」字失调也。至若对比第三字,应平而用仄,在古人七律诗中,尚不多见,况于钟乎。   十二、钟评   评选诗钟,为一难事,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惟古人名句,传诵至今,犹众囗同声,盖文艺自有其客观之优点,绝非成见或感情所能左右也。尝读唐司空图所列《诗品》二十四种,见地极高,可作诗钟评选之标准,即:   雄浑第一、冲淡第二、沉着第三、高古第四、纤秾第五、典雅第六、洗炼第七、劲健第八、绮丽第九、自然第十、含蓄第十一、豪放第十二、精神第十三、缜密第十四、疏野第十五、清奇第十六、委曲第十七、实境第十八、悲慨第十九、形容第二十、超诣第二十一、飘逸第二十二、旷达第二十三、流动第二十四。捐除成见,破除情面,执此尺以量之,可无遗恨矣。   十三、结论   上述数端,不过举其大概,就诗言诗,固近于苛,就钟言钟,则未为过严,盖诗钟为另一体制,自有其独特风格也。   诗钟旧物也,余之闲话,亦废话也。然「细嚼梅花读汉书」别觉一番滋味,明知其废,话之何妨。 【钟格第二】   概说   诗钟格式,可分:合咏格、分咏格、笼纱格、嵌字格四类。   而嵌字格又分: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魁斗、蝉联、辘轳、比翼、汤网、云泥、鼎峙、晦明、碎锦、双钩、四皓、五姐、六逸、七贤、八龙、九老等格,分述于左。 一、合咏格   即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以不犯题字为原则。亦有例外者,并得随意加以某种限制,例如:   「花落知多少」:合咏,不犯题字   绣坏料添红一片;锦茵应减绿三分(莼鸥)、   凄凉墙外飘难数;狼藉阶前扫几回(天翼)。   「冒雨登高台敲诗钟」:合咏,可犯题字   登台不避单衣湿;限格惟求两句工(水心)。   「砚」:合咏,禁用「纸笔墨池石水花磨端歙」十字   一夜案头梅欲入;十年窗下铁为穿(毅成)。   「李白」:合咏,限用「毛」字   天姥梦游腰脚健;夜郎流放鬓毛苍(莼鸥)。   二、分咏格   即分咏事物也,以不犯题字为合格,例如:   岳飞、虎」:分咏   画尔不成翻类犬;字之曰举并称鹏(君左)。   「笔、邮票」:分咏   万国花封元首相;五云草判黑头公(逸尘)。   三、笼纱格   即将题字暗藏于钟联中,隐约如见,呼之欲出,例如:   「左、易」:笼纱格   牙因知味承恩幸;思未能言擅赋才(莼鸥)。   四、凤顶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一字,所谓「一唱」也,例如:   「人、鸟」:一唱   人凭赤血羸犹健;鸟到青云倦亦飞(蔼士)、   人世难逢如意事;鸟儿常作不平声(鸿宗)。   五、燕颔格   即将两题字分崁于每句之第二字,所谓二唱也,例如:   「醉、吟」:二唱   臣醉酒能倾一石;客吟诗已载三车(逸尘)、   薄醉论人多妙语;狂吟惊世少知音(毅成)。   六、鸢肩裕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三字,所谓三唱也。例如:   「红、豆」:三唱   灯光豆灺劳人草;楼影红飞思妇花(元英)、   榆塞红旗传大捷;芜亭豆粥话中兴(逸尘)。   七、蜂腰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四字,所谓四唱也,例如:   「元、旦」:四唱   千军待旦传刁斗;万国朝元拜冕旒(镜微)   象着干元参易理;鸡鸣戒旦播诗箴(鼎文)   请君待旦戈为枕;看我抡元笔有花(似庵)   兰闺待旦烧红烛;棘院抡元走紫毫(潘哲)   梅欧双旦开芳阁;昌棨三元殿策科(逸尘)   士有恺元才并世;女如施旦貌倾城(南史)   天将昧旦邻犹笛;节正中元客自杯(蘅圃)   关心戒旦迟鸡唱;得意抡元疾马啼(剑篁)   脱颖夺元辉虎榜;枕戈待旦渡鲲溟(樾荪)   灯影上元惭老眼;钟声平旦励清心(沅辰)   名遂抡元征救蚁;心坚戒旦警闻鸡(元冲)   三榜同元朝凤阙;一戈侍旦取龙城(思宁)   八、鹤膝裕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五字,所谓五唱也。例如:   「重、九」:五唱   要为卷土重来计;谁赞勤王九合功(似庵)   战血寒凝重铠紫;游尘暖扬九衢红(霭麓)   金门恩赐重裀坐;玉殿威宣九服来(莘农)   翦虎豫悬重五节;灼龟离照九三爻(镜微)   昆阳雷雨重兴汉;霸国衣冠九会齐(逸尘)   拔山莫解重围阨;问水终亏九合功(寿泉)   沙鸥天地重溟阔;铁马风霜九塞多(渔叔)   政虐人皆重足立;道孤吾欲九夷居(武公)   来王曾乞重文译;窃国宁容九鼎移(遵鲁)   感君大德重生后;表我精忠九死余(世雄)   万里归来重聚首;一朝别去九回肠(绍文)   此日三生重会面;当年一别九回肠(仲文)   旌旗日月重光色;斧钺江山九伐声(元英)   层峦云敛重霄净;平野风高九塞寒(子丹)   微官自笑重台拙;大盗虚疑九鼎轻(道瞻)   隔世有缘重晤面;深情无语九回肠(黄衫)   御街巧遇重圆镜;仙灶初成九转丹(石军)   秦皇梦断重关月;汉使魂归九塞烟(史剑)   九、凫胫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六字,所谓六唱也。例如   「意、飞」:六唱   斜阳六伐鸦飞乱;明月孤山鹤意痴(逸尘)   自有灵源滋意蕊;久无香泽沐飞蓬(剑篁)   文帝早知苏意勇;孝宗能表岳飞忠(镜微)   龙城烽急思飞将;凤阁春深困意娘(霭麓)   何如关羽张飞猛;正要渐离宋意歌(似庵)   揽辔悬崖回意马;弯弓大漠射飞狐(鹿笙)   词赋岂因杨意显;功名要与岳飞争(渔叔)   残春一段莺飞悄;短梦三更蝶意酣(武公)   细草雨余随意绿;残花风定尚飞红(寿泉)   马有骄蹄矜意气;人无健翮试飞翔(禹勤)   花底春浓莺意懒;枝头风定蝶飞闲(元英)   净域缘悭驰意马;乡关信杳怨飞鸿(道瞻)   杨柳春闺人意懒;蒹葭秋水雁飞遥(仲文)   偾事每因争意气;立功原不计飞腾(绍文)   应知弱水难飞渡;常为空山着意看(子丹)   欲问酬君情意日;须知是我奋飞时(君啬)   静室慎思防意马;远天流盼送飞鸿(黄衫)   瑶瑟玉萧无意绪;祥麟威凤看飞滕(遵鲁)   搦管才高驰意匠;寓书情切遣飞奴(元冲)   废院草生随意绿;闲庭花落乱飞红(继永)   天外孤鸿传意远;风前六鹢退飞迟(惠叔)   佛国何时无意树;春城到处有飞花(思宁)   三秋绝塞孤飞雁;二月春风得意花(石军)   十、雁足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七字,所谓七唱也。例如:   「鹤、梅」:七唱   隐现云端千岁鹤;横斜竹外一枝梅(蔼士)   城郭已非空化鹤;湖山虽好莫寻梅(水心)   十一、魁斗格   即将两题字任意分嵌于第一字及第十四字。例如:   「黄、花」:魁斗格   花门积雪千山白;大漠飞沙一月黄(世雄)   花竹相攲迷紫翠;稻梁不济误青黄(禹勤)   黄酥日影初移树;红拥波光早映花(武公)   黄泥炉畔人呼酒;白垩墙边犬吠花(绍文)   花下共君浮大白;泉边待我瀹团黄(似庵)   黄鹂对坐鸣烟柳;白鹭群飞逐浪花(镜微)   黄绢新描诗里画;彩毫曾吐梦中花(仲文)   花雾一窗诗梦绿;桐云满盏酒痕黄(霭麓)   黄封樵径秋凋叶;红逐渔舟水落花(继永)   黄垆梦远愁闻笛;青琐官闲喜看花(君武)   黄夸篱菊经霜蕊;红吐山茶带雨花(子丹)   黄眉旧日工描黛;白发当年忆看花(惠叔)   黄耳无端传远信;白头有意惜名花(博悟)   黄台瓜摘宁余蔓;赤岸枫回绝胜花(莘农)   黄腊新笺摹晋帖;红泥小瓮供唐花(渔叔)   花容犹想顋双晕;菜色谁怜面半黄(侠卢)   黄鹂巧啭临波柳;紫燕争衔堕地花(冰如)   黄炉客过思行酒;紫陌人归喜看花(鹿笙)   黄阁朝回初视草;红楼妆罢更簪花(寿泉)   黄昏古渡催桃叶;红雨春江卖杏花(君啬)   黄阁频纡清庙策;青楼犹唱后庭花(鸿宗)   黄叶经霜犹恋树;碧桃含露欲开花(黄衫)   黄末匀时攀弱柳;红将艳处折新花(赐湖) 「春、联」:魁斗格   春融凤尾金蕉展;雷坼龙鳞玉笋联(遵鲁)   春 色正宜花掩映;秋心常被酒牵联(武公)   联毂碾残千里雪;归途吟过万山春(似庵)   春水绿波江赋句;秋山红树杜诗联(蘅圃)   春社鸡豚扶杖集;早朝鹓鹭序班联(剑篁)   春深湘水鱼书断;雪满天山雁字联(玉松)   春江就隐鸥盟践;晓升随参鹭序联(元冲)   联袂庭前迎素月;衔杯花下醉芳春(经邦)   联师戡乱千秋业;复国腾欢四海春(静山)   联袂当年怀旧雨;衔杯此日祝新春(梦蕉)   联吟酣每亡残夜;索醉狂犹趁好春(沅辰)   联臂歌场欢彻晓;凝神绣阁悄怀春(南史)   十二、蝉联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七字及第八宇。例如:   「蝉、唱」:蝉联格   花落后庭商女唱;蝉鸣西陆楚囚吟(毅成)。   「阮、熊」:蝉联格   清谈误晋哀诸阮;熊梦兴周美一姜(君左)。   十三、辘轳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一字及第九字;或第三字及第九字,以此类推。例如:   「莲、露」:辘轳格   乍垂莲瓣移香步;微露瓠犀发妙香(水心)   莲生微步凌波去;柳露新眉带月看(淑珍)   十四、比翼格   即将两题字任意对嵌于钟联中,等于一唱至七唱。例如:   「散、书」:比翼格   杜房并驾中书省;金宋相持大散关(天翼)   援琴东市嵇中散;曳履南宫郑尚书(水心)   青桐绝响嵇中省;红杏佳名宋尚书(莼鸥)   十五、汤网格   即将三个题字,任意分嵌于两句之首末,而成网开一面之局。例如:   「天、安、云」:汤网格   天末楼台横北固;云中城阙望西安(水心)   十六、云泥格   即将题字分嵌于两句中,但不得相对。例如:   「云、泥」:云泥格   青云直上鹏程路;华屋偏多燕垒泥(蔼士)   「重、九」:云泥格   十年有约归重耳;九合称雄败易牙(凤坡)   十七、晦明格   即一句明点题字,一句暗写题字。例如:   「红、豆」:晦明格   双肿如豆讥文士;一口含樱画美人(遵鲁)   云霞出海扶桑晓;风露横江扁豆秋(似庵)   红藕湾深双桨可;黄茅店小一灯如(剑篁)   豆蔻稍头春一握;石榴裙下月双钩(镜微)   但愿红颜终不老;须知此物最相思(赐湖)   元都观裹桃千树;无咎村前豆十区(霭麓)   十八、鼎峙格   即将三个题字分嵌于第一字、第七字、第十一字;或分嵌于第四字、第八字、第十四字,而成鼎峙之格。例如:   「天中节」:鼎峙格   穷阴杀节霜铺地;中夜清寒月满天(天翼)。   十九、碎锦格   亦称「鸿爪格」,即将题字,分崁于钟联中,不得相连。例如:   「张、陈」:碎锦格   满几陈编三寸烛;半肩行李一张琴(蔼士)。   「中、安、台」:碎锦格   中兴定可安盘石;大隐宁容入钓台(莼鸥)。   「黄、叶、满、秋、山」:碎锦格   满园黑叶禺山夏;上市黄花歇浦秋(均默)、   满槎秋水黄姑渡;落叶空山白帝城(鸿宗)。   二十、双钩格   即将四个题字,对嵌于钟联中。例如:   「南、北、高、丽」:双钩格   丽水逆流环陇北;高邮名县着淮南(凤坡)   北忆长安三月丽;南登衡岳九秋高(毅成)   二十一、四皓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不得相连。例如:   「海角钟声」   海城画角严兵卫;山阁诗钟集友声、   声传戍角嘶边马;寒动梵钟起海鸥。   二十二、五杂俎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不得相连。例如:   「清泉石上流」   溪边瘦石多清籁;岩上飞泉少浊流、   上巳流觞传曲水;清明涧石涌新泉。   二十三、六逸格   碎锦格之一种,惟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杏花春雨江南」:得连二字。   雨后寻春桃叶渡;江南沽酒杏花村。   二十四、七贤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发无可白方为老」:得连二字。   无眠可到东方白;有发都为老境苍。   二十五、八龙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得连三字。   小桥画舫摇明月;华屋芳林度碧阴。   二十六、九老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得连四字。   水流孤塞千声雁;村绕寒林万点鸦。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