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昆论坛【诗昆艺苑】【多景楼】 → [原创]诗词格律入门


  共有13956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诗词格律入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昆阳子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747 积分:64028 威望:0 精华:48 注册:2004/8/22 1:05: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3 12:45:33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  填词入门

 

 

 

第一章 学词常识

一、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诗体,大抵由民间而生,经文人而兴。追其渊源,来自六朝隋唐旧曲,是在清商曲辞等民间歌曲、民谣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所以称为“乐府”。词也受宫廷歌舞、西域燕乐影响,专为配乐歌唱,所以也称作“曲子词”,简称为“词”。词的形成和绝句、律诗的形成大致同步而略晚,传至文人,主要供花间樽前浅吟低唱,近于诗之余响,故也称“诗余”。起初形式上和绝句、律诗相类,后来差别渐远,不但字数增加,而且句子长短错落,所以又称“长短句”。到南宋以后,词已经与音乐逐步脱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词的体式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看宋·姜夔的一首典型的词:

【中吕宫】扬州慢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其中,“中宫吕”是宫调名;“扬州慢”是词调名,即词牌;“淳熙丙申……悲也。”是词序。词序以下是词的本体,分两大段,分别称作“上阕”、“下阕”,也称作“上片”、“下片”。上下片“程”、“青”、“兵”……为韵脚,每个句子声调上抑扬顿挫,字数上有长有短;“淮左名都”与“竹西佳处”、“豆蔻词工”与“青楼梦好”是对仗。有的词,没有序,只在词牌后标明题目;也有的词,既没有词序,也没有词题,为了区分,一般在词牌后面标其首句,以作区别。

二、词的特征

    (一)词有定调。即“词调”,代表这一乐谱。如《忆江南》、《浪淘沙》、《满江红》等。

(二)调有定句。每个词调的句子是固定的,不能变更。

(三)句有定字。每句字数也是固定的。

(四)字有定声。每个字是用平声还是仄声,都是定好的。

(五)词多分片。或称遍、叠、段、阕。不分片的小令,也称单调;分两片的,称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分四片的,称四叠。

(六)韵位不同。每首词押韵的位置不同。诗的押韵是固定的,一般隔句押韵。词是为了乐谱的音节,要依据曲度、停顿的地方才押韵。

随着时代的变迁,乐谱已经失传。由于与音乐结合的特点消失,只能保持其外形了。所以我们现在说的“词”,已经不是唐宋时的概念,实则只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字数、句数和韵位固定的特殊诗体。

三、认识词牌

词与音乐脱离,宫调渐失,独留词调,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每一个词牌,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式、平仄和用韵,把这些词牌汇集起来,以供翻查,形成“词谱”,词谱是填词的主要格律依据。

我们使用词谱,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同调异名和异调同名等。由于词调定名情况比较复杂,出现了同一歌词调有几个名称,而有的词牌名称虽同,指的却是不相干的两个词调。

    1.同调异名。某些词同一个调,却有很多调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他都是别名。这种情况多是后人不断改换词题的结果。举例如下:

《忆江南》,又名《谢秋娘》、《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梦江南》、《梦江口》、《望江梅》等。

《菩萨蛮》,又名《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巫山一片云等》等。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一箩金》、《鱼水同欢》、《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等。

《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词》、《酹月》、《壶中天慢》、《大江西上曲》、《太平欢》、《寿南枝》、《古梅曲》、《湘月》、《淮甸春》、《白雪词》、《百字令》、《百字谣》、《无俗念》、《千秋岁》、《庆长春》、《杏花天》等。

    2.异调同名。这一词调的别名,和另一词调的别名相同。究其原因,往往也是一调多名,混乱造成的。如《子夜歌》是《菩萨蛮》的别名,但另有《子夜歌》本调;《早梅芳》是《喜迁莺》的别名,但另有《早梅芳》本调;《腊梅香》是《一剪梅》的别名,但另有《腊梅香》本调等等。

    3.同体异调。有些词调,从词句上看,甚至从格律上看,格律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但其所据乐曲不同,不能认为是一个词调的不同名称。这种情况大多出现与早期。如:《竹枝》、《杨柳枝》、《浪淘沙》、《八拍蛮》、《渭城曲》、《欸乃曲》、《采莲子》等,都是七言四句,近于绝句,但竹枝为川东民歌,杨柳枝源于隋代旧曲……音律节奏不同,适于表达的感情也不相同,不能相互混同。又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都是五句:二句三言,三句七言,共27字,都押平韵,每句的平仄也差不多,但腔调不同,不能作为一个调。

    4.同调异体一个词调有很多体式,各体字数、句读、平仄和韵位会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如《忆秦娥》,有11体,字数从3746;《一剪梅》,有7体,字数从5860;等等。这种一调多体,是前代的词人各自创作的。究竟以那一体作正体,后人也有不同的见解。各种词谱中,以《词律》、《钦定词谱》所定较为妥当,把每调选一正体列第一,以下分载为又一体。

5.调名相似有些调异而名相似,不能混淆。如《巫山一片云》和《巫山一段云》;《归字谣》和《归自谣》;《玉连环》和《玉联环》;《珠帘卷》和《卷珠帘》等等。

    (二)小令、中调、长调。从宋《草堂诗馀》开始,编词选、撰词谱的人往往依词的字数多少把词调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者俱为长调。”有些词调其词牌末尾有“令”、“引”、“近”或“慢”字,令引近慢和字数多少有关,其中,令词多属小令,引、近大抵为中调,而慢词多为长调。有些词调其词牌开头有“摊破”、“摊声”、“添自”、“促拍”、“减字”、“偷声”等,“摊破”、“摊声”、“添自”、“促拍”等是在原词调的基础上加字,“减字”、“偷声”等则是在原词调的基础上减字。

    (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有不分段的,有分两段、三段、四段的。就多数情况说,这种分段就像今天一首歌曲有几段歌词一样。不分段的叫“单调”,分两段的叫“双调”,分三段的称“三叠”,分四段的称“四叠”。单调的词起源最早,唐人单调较多。单调词字数较少,韵脚较密,比较接近民歌和近体诗。常见的如《十六字令》、《调笑令》、《南歌子》、《如梦令》、《竹枝》、《忆江南》等都是。双调又称双叠,在词中最为长见。一般字数都比单调多。双调的两段前一段叫“上阕”或“上片”,后一段叫“下阕”或“下片”。上下片有字数、格式全同的,这是标准的双调。也有两片不完全相同的,是变式双调。三叠、四叠的词都是宋代以后文人的作品。这些词字数多、节奏缓、韵脚疏、句式杂,一般词人较少采用。

    四、词调的声情

    不同的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必然不同。一首节奏紧凑、曲调高昂、音律起伏跳跃的乐曲跟一首节奏舒缓、曲调恬穆、音律平稳庄严的乐曲,毫无疑问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词的乐曲也应当具有同样的功能。

词调有高亢的,有沉郁的,有欢乐的,也有悲哀的。填词的时候就要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情词调相从,取得声情与文情的一致。选择词调最忌望文生义,否则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乖离的毛病,甚至南辕北辙,闹出笑话。例如,《贺新郎》,是表达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与“燕尔新婚”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见“新郎”二字,就当作庆贺新婚的词调,加以滥用也就错了。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因此,作词以前,应根据写作内容和蕴藏的感情,量体裁衣地选择词调,才能适合题意,有血有肉,生动合拍。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种:

(一)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二)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常用词调,《六州歌头》悲壮慷慨;《木兰花慢》和谐婉转;《蝶恋花》凄婉曲折;《兰陵王》激越;《贺新郎》、《念奴娇》、《满江红》豪放;《杨柳枝》象征缠绵的感情;《浪淘沙》表达豪壮的气魄;《沁园春》壮阔豪迈;《破阵子》声情激壮;《扬州慢》郁勃凄怆;《金人捧露盘》苍凉激越;《洞仙歌》舒徐骀宕,摇曳生姿;《最高楼》轻松流美;《钗头凤》声情凄紧。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三)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词坛的辛弃疾,现存的总共226首作中,就有《水调歌头》三十五首、《满江红》三十二首,《贺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娇》十九首,这些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即占到他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对词人的词风亦有较大的影响.如,被称之为“婉约宗主”的李清照的词,南渡前后,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的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感慨悲凉的情感等。

(四)根据调中字句声韵推断: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词的句子长短参差,一词一韵,韵脚疏密不一。我们可以从平仄句式和用韵两方面推断出一首词的声情。

    从平仄上看,格律诗的平仄黏对是和谐与否的重要依据。如果一首词,一句之中多用律句,句与句间,黏对均匀,声调上高低抑扬,非常和谐舒缓,比较适合表达温婉缠绵之情。如果句中多用拗句,句与句间缺少黏对的,分两种情况:如果仄声字过多,便觉拗怒,适合表现激壮慷慨之情;如果平声字过多,便觉低沉,适合表现悱恻哀伤之情。如果一首词,大体和谐,于拗怒处,必是声情变化的紧要处,情感必郁劲。一般说来,多用三、五、七字句相间的,声情比较和谐;多用四、六字句排偶的,声情比较重坠;字句平仄相间均匀的,声情安详;多作拗句的,声情郁勃雄劲。

    从用韵上看,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用韵的平仄,对声情的影响也大:用平声韵的,声情常常宽舒,适合和平婉转的词;用上声韵的,声情常常高亢,适合慷慨豪放的词;用去声韵的,声情常常沉着,适合郁怒幽怨的词;用入声韵的,声情常常逋峭,适合清劲激切的词。一韵到底的,声情比较简单;一调换数部韵的,声情比较曲折。

<!--EndFragment-->



昆阳游子江南客
【岘堂网易博客】  【岘堂新浪博客】  
 回到顶部
总数 18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