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快雨堂】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38) ---- 历史上的今天。8.23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8&id=8674)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6:00 -- 历史上的今天。8.23 1939年8月23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里宾特洛甫是1939年8月22日坐飞机动身去莫斯科的。他随身带着希特勒亲笔的全权证书,握有同苏联缔结一 经签字立即生效的互不侵犯条约和“其他协定”的大权,也带着大批随员。第一天晚上,德国代表团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过 夜,据施密特博士说,里宾特洛甫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一宵,不断同柏林和伯希特斯加登通电话,而且为准备同斯大林和莫洛托 夫会谈而作了大量的笔记。 载着德国代表团的两架“秃鹫”运输机在8月23日正午到达莫斯科。在大使馆匆匆吃完午饭以后,里宾特洛甫就急 急忙忙赶到克里姆林宫去会见苏联独裁者和他的外交人民委员。第一次会议继续了三个小时。据里宾特洛甫在“特急”电报中 告诉希特勒,这次会议对德国人说来进行得很好。从德国外交部长的电报来判断,根本没有任何困难就使苏联将置身于希待勒 发动的战争之外的互不侵犯条约的条款达成了协议。事实上,据他报告,唯一的困难是如何瓜分赃物这样一个显然很小的问题 。俄国人要求德国人承认拉脱维亚的利包和温道两个小港“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由于拉脱维亚全境都划在划分两国势力 范围的界线的苏联一面,这个要求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希特勒很快就同意了。里宾特洛甫在第一次会议后还告诉元首说,“预 期将就整个东欧地区划分势力范围的问题签订一项秘密议定书。” 全部文件--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当天晚上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第二次会谈的时候签字了。德国人和俄国人 达成协议太容易了,因此在这次一直开到第二天清早一两点钟的宴会式的会议上,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什么严重的讨价还价 上,而是用来对世界局势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进行热烈而友好的讨论,中间还充满了克里姆林官庆祝会上决不可少的敬酒干杯 。 两年以后,当德国军队违反上述条约而大举侵入俄国的时候,斯大林仍然认为他背着到莫斯科谈判的英法军事代表团 而同希特勒进行的这笔丑恶的交易是有理的。1941年7月3日他在对俄国人民的广播中自吹自擂他说:“我们保证了我国 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准备自己的力量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如果法西斯德国敢于冒险违反条约来进犯我国的话。因此这毫无疑义 是我们赢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 究竟是不是如此呢,从那时以来,人们对这一点一直在争论。这一笔卑鄙的买卖给了斯大林一个喘息时间--俄文叫 peredyshka--正如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07年在替尔西特从拿破仑手里和列宁1917年在布列斯特--立托 夫斯克所取得的一样,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也在一个短的时期内给了苏联一个远在俄国原有边界之外的前进阵地,其中包 括在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的基地--而付出代价的是波兰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和芬兰人。尤其重要的是,如官方的苏 联《外交史》后来所特别强调的那样,它使俄国可以放心,如果俄国在以后受到德国的进攻的话,西方国家也已经无可挽回地 卷入了反对第三帝国的战争,而苏联就不会象斯大林在1939年整整一个夏天都在担心地那样,单独对抗强大的德国了。 所有这些毫无疑问都是事实。但是还有相反的论点。到希特勒掉头进攻俄国的时候,波兰和法国的军队以及英国派到 大陆来的远征军已经被摧毁了,因此德国可以调动全欧洲的人力、物力扑向俄国,而可以束缚它的手脚的西方战场却已经不存 在了。1941年、1942年和1943年整整三年之间,斯大林一直在抱怨欧洲没有第二战场,俄国不得不承担几乎全部 德国军队的压力。现在1939-1940年是有一个能够牵制德国军队的西方战场的。如果俄国支持波兰而不是在背后给它 一刀的话,它也不可能在半个月之内就被扫荡净尽。不但如此,如果希特勒知道他要打波兰和英法就必须也要打俄国的话,很 可能根本就打不起来。就是在政治上胆怯的德国将领们,如果根据他们后来在纽伦堡的证词来判断的话,也可能立定脚跟反对 同这样强大的一个联盟来进行战争。据法国驻柏林大使说,在5月底的时候,凯特尔和勃劳希契都曾警告过希特勒,如果俄国 参加敌人一方,战胜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自从参加国际联盟以后,苏联曾树立了一定的道义上的力量,以和平的维护者和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反对者的面貌出现 在世人面前。现在,那种道义上的资本已经丧失净尽了。 最严重的是,由于同纳粹德国完成了这笔龌龊的买卖,斯大林已发出了一场战争就要揭幕的信号,而这场战争又肯定 将演变成为世界大战。他毫无疑问是明白这一点的。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6:17 -- 1912年8月23日 影星金-凯利出生
金-凯利于1912 年 8月23 日 出 生 于 美 国。在 影 迷 心 中, 他 与 阿 斯 泰 尔 并 称 好 莱 坞 一 代 舞 王。1942年, 凯 利 初 入 影 坛, 一 部 《艺 人 丽 影》 使 他 一 鸣 惊 人, 从 此 为 好 莱 坞 整 整 跳 了 15 年。他性 格 开 朗, 声 音 洪 亮, 体 魄 健 美, 风 流 倜 傥, 深 受 观 众 喜 爱。1952 年,《雨 中 曲》为 他赢 得 了 世 界 声 誉。片 中 雨 中 独 舞 一 段, 音 乐悠 扬 流 畅, 舞 影 潇 洒 飘 逸, 已 作 为 美 国 歌 舞片 的 经 典 场 景 和 永 久 象 征 而 流 芳 影 史。凯 利不 可 磨 灭 的 功 绩 是 屏 弃 传 统 歌 舞 片 的 浮 华 风格, 走 出 摄 影 棚, 在 实 景 中 拍 摄 舞 蹈 场 面,为 故 事 平 添 了 真 实 的 感 和 日 常 生 活 气 息。1951 年, 凯 利 获 第 二 十 四 届 奥 斯 卡 金 像 奖荣 誉 奖。 主要作品: 翠凤艳曲 (ANCHORS AWEIGH)(1945) 第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艺人丽影 (FOR ME AND MY GAL)(1942) 三个火枪手 (THE THREE MUSKETEERS)(1948) 锦城春色 (ON THE TOWN)(1949) 第二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乐,歌舞片配乐奖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AN AMERICAN IN PARIS)(1951)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 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1952) 舞会请贴 (INVITATION TO THE DANCE)(1957)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6:34 -- 1920年8月23日 托洛茨基的红军部队在华沙受阻
1920年8月23日,连续几周处于挨打地位的英勇的波兰军队,正在开始扭转局势向俄国人进攻。华沙显然它被 从布尔什维克的猛攻下挽救出来,而且波兰人过去几天里在北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战斗一直在米阿瓦和索尔达乌附近激烈地进行着,波兰军队抓获11,000俄国俘虏。俄国士兵显然设法从西北部 逃跑,但两支波兰部队用钳形阵势包围了他们。 俄国人三周前在处于较好的战略地位时终止了与波兰人的和平谈判。英国力劝波兰政府屈从于俄国人的条件,但是法 国人鼓励波兰人坚持战斗。 俄国的军事挫折限制了他们的政治目标。布尔什维克官员们本月早些时候告诉一位美联社记者说他们计划同德国结盟 随后相继进攻法国、英国和美国。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6:54 -- 1926年8月23日 好莱坞大影星鲁道夫-瓦伦蒂诺去世
数千名妇女坐在收音机旁,为瓦伦蒂诺的去世而痛哭。这位演员年仅31岁。在过去的5年中,他在影片《血与沙》 、《年轻的拉耶王》和《眼镜蛇》中的表演曾使她们激动不已。由于阑尾穿孔和胃溃疡等疾病的加重使他不得不住进曼哈顿医 院,在那儿他用含糊不清的法语和意大利语留下几句悲伤的遗言。整整一代女性为此扼腕痛惜,葬礼上出现了无数歇斯底里的 场面,破坏了应有的肃穆气氛。妇女们采取不同的方式纪念他:波拉-内格里定购了4000支玫瑰花放在他的棺材上,另一 位影迷则开枪自杀殉情。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7:08 -- 1927年8月23日 萨柯和范齐蒂被无辜处死
1927年8月23日,尼古拉-萨柯和巴托洛米约-范泽蒂为获得自由所做的长期斗争结束了。今天早晨他们在马 萨诸塞州坐进死刑电椅中,平静地死去。6年前有人捕控这两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在马萨诸塞州南布伦特里趁发薪时机行抢 ,并杀死了鞋厂的一名出纳员和一名保镖。 自从事件发生以后,几年中,他们的案件轰动了大半个世界,数千人举行示威游行,高呼他们是无辜的。 当萨柯于午夜以后不久坐进死刑电椅时,他高喊:“无政府万岁”。几分钟之后他就死去了。仅仅几秒钟以后,范泽 蒂从他的单人牢房被带了出来,坐进死刑电椅中,他说了一段话,声明他是清白无辜的,然后留下了最后几句话:“但愿我能 饶恕现在正在处理我的这些人”。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7:23 -- 1930年8月23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1930年8月23日,放弃进攻南昌的红一军团与从长沙撤出的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胜利会师,两个军团合并, 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杨岳彬任总政治部主任,朱永卿任参谋长,同时成立了中共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席。红一方面军下辖一、三军团,共有3万多 人。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7:39 -- 1937年8月23日 日机轰炸上海,平民死伤无数
据报纸报道,1937年8月23日午后1时,在上海公共租界,江西路附近,“有一炸弹自天空落在美国海军堆栈 屋上,直穿三层楼至底层”,“又有一弹落在南京路,直坠先施公司三层阳台上,当即爆发,永安与先施两公司及邻近各商店 大受损伤,管理红绿灯及指挥交通之巡捕及两公司顾客,与来往之中外人士,被炸死伤者达七百以上”。 28日下午2时许,在上海南站,“敌机十二架,在南站附近共投炸弹八枚,该站站台、天桥及水塔、车房被炸毁, 同时在站台候车离沪难民均罹于难,死伤达六七百人。死者倒卧一地,伤者转侧呼号,残肢头颅,触目皆是,血流成渠,泥土 尽赤,景象之惨,无以复加。” “二十八日南站的大轰炸,难民死七百人,伤不计其数。三十一日,在杨行汽车站候车离沪的难民伤兵二百余人,全 数炸死。” 血泊中的大上海:一个亲历者的叙述 8月24日,《救亡日报》报道说: 记者有一个亲戚,是八月二十三日逃出来的。他以为这次战争跟“一·二八”差不多,所以,当一条街都搬光了,他 仍与二袋白米共存亡。但是,枪声却一天天紧了,他很后悔,但已经晚了。二十二日晚上九点左右,他们的楼前窗外一片通红 ,他们以为是隔壁火烧了,连忙从屋子里逃了出来,躲到弄堂里去,他们抖索着从弄堂门向外望,那斜对面的祥裕里房子已经 是火光冲天了。 对亲身经历的恐怖,他叙述道:飞机的轰炸,使四外奔逃的群众,接二连三地倒下。一个中年男子,背部被炸出茶杯 大小的窟窿,红得发紫的血不断地从那涌出来,当他倒下的时候,他还用左手从上身口袋里摸出一块手帕来,反手过去掩护自 己的伤口,这个动作只做到一半,他的呼吸便停止了。我正预备代他发出求救的呼声,另一个更惨的情状夺取了我的视线,一 个守白衣黑裤的妇人,右臂虽被炸去,却还乱哭乱嚷的向西奔跑,等到她听到路旁的人说她炸断手臂的时候,仅仅“回首一顾 ”,便不声下响地倒了下来。 街道中,汽车和人力车部都在运送着鲜血满身的男女,其中有一辆人力车上,一位穿着黑拷绸短衫裤的老年人,双手 抚着他被炸破的头颅,疯狂似的叫喊着。在他的两膝间,还僵卧着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8:03 -- 1939年8月23日 日军包围香港
1939年8月13日,日军为切断中国军队补给线,令第十八师团顺珠江集结虎门,准备进攻深圳,并通知英国当 局勿妨碍日军行动。当日晚,第十八师团从虎门启航,次日拂晓在宝安附近登陆。守军余汉谋部第一五三师、第一五九师不战 而退,日军未遭任何抵抗即占领深圳,15日占领沙头角一带。 8月23日,日军1600余人集结宝安威胁香港。香港当局由新加坡调飞机100架充实防务,并征集英侨担任巡 哨。次日,深圳日军续增至4000人。25日,日军大小舰40余艘突至港外,港粤交通完全断绝,香港英海军当局决定封 锁海面。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8:24 -- 1943年8月23日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
1943年的战争与头两年有所不同。经过两年的交手,苏德双方都摸清了对方的战斗力,了解了对方的战术思想。 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主要是拼实力,拼补给,或者说拼国家资源,也就是国家军事经济潜力。 重要的是,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双方已能大体计算出对方在什么情况下能打什么样的战役,不同规模的战役能同时展 开几个,相较而言,苏军对德军的计算更准确些,因为苏军是在本土作战,后勤能对前沿保障到什么程度,后方能支持前线多 大的战役容量,德军多少有些吃不准。但德军远离本土,深入苏联腹地,补给线就那么有数的几条,对它在什么方向上能打什 么规模的战役,持续时间有多久,苏军计算的比较清楚。 苏军总参谋部经过计算,1943年夏季,德军只能支持一个库尔斯克弧形防线决战,而且德军只能支持对库尔斯克 南北夹击时的进攻兵力;在弧形防线的当面无力进攻,将取守势。 随着决战的临近,双方都调集坦克。装甲部队的准备,成了决战准备的重头戏。 纳粹德国一向标榜陆军,而这支陆军则以坦克力量驰骋于天下。它的坦克曾横扫波兰、西欧、巴尔干,在北非也曾逞 凶一时。在苏德战争的初期,浩浩荡荡的纳粹坦克大军曾直逼莫斯科城下,其中的“虎式”,“豹式”坦克似乎天下无敌手, 它们说不上最先进,但最实用。 现在,半个欧洲在给德国人生产飞机、军火,坦克制造厂24小时连轴转。半个欧洲的资源,半个欧洲的熟练技工, 半个欧洲的军工大师,全被用之于飞机、坦克和“裴迪南”式自行火炮的研制、改进、定型与大批量生产。 偏偏苏联也是坦克强国。苏联的坦克素来不被人看好,外界也对它了解的不多,但到纳粹入侵苏联后,方领教到天外 有天。苏联的KV重型坦克装甲厚,火力强,机件简单而坚固,足以令德军坦克生畏,苏制T34坦克并不重,但速度快,装 甲倾斜度大,几乎无法击穿。 1943年,苏联的坦克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德国,不仅能及时补充战场上的损失,而且能大量装备部队,在这年的春 夏之交,苏军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创纪录的9500辆。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苏德双方各自集中了大量坦克,德军的坦克师在10个以上。为此,斯大林的指导思想还是防 御。 7月5日凌晨之时,朱可夫又得到一个情报,据被俘的德步兵6师一名士兵供认,德军进攻时间大约是7月5日凌晨 3时,也就是说,德军一个小时后就要全面打响了。 朱可夫看时间紧迫,只有先斩后奏了。他先向前沿下达了实施反准备的命令,再给斯大林打电话请示,斯大林赞同他 的“反准备”决定。 阵地的前沿静悄悄的,这是决战前特有的宁静。为了这场决战,双方共投入400万兵力,13000辆坦克和自行 火炮,6000多门炮和12000架飞机。而此刻,在即将打响之际,静得老兵心里发毛,新兵张惶不安。 2时20分,朱可夫下达了反准备命令。刹那间,惊心动魄的爆炸声使大地震颤起来,库尔斯克弧形地域的交战开始 了。 据事后捕获的俘虏供称,苏军的突击完全出乎他们的意外。德军一直考虑如何对苏军发起先发制人的进攻,正当他们 准备出击时,没想到防守的一方倒先打响了,结果他们的炮兵损失惨重,通信联络和观察系统大部遭到破坏。 但朱可夫却挺后悔,他事后一直埋怨自己注子太急了。如果再晚些开炮,德军步兵出了掩体,坦克爬出待机地域,效 果会更好。 苏军的这一手并不能使德军放弃“城堡”计划。它的发起节奏固然被打乱了一下,但很快又稳定下来,仍按部就班地 来。4时30分,德军作战飞机飞临苏军防御地域上空投弹扫射,德军炮兵开火。 德军的目标很明确--库尔斯克,一如苏军统帅部事前的分析,他们的进攻点放在库尔斯克弧形防线的底部,库尔斯 克以南的德军沿着铁路线向北攻,库尔斯克以北的德军沿着铁路线向南进攻,企图在库尔斯克合围。 投入会战的德军达50个师,其中有16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但7月5日猛攻了一整天,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北 两翼都没有突破。两边比较一下,南翼的德军打得更有板眼,使苏军蒙受损失更大,这不奇怪,南边的这支从别尔哥罗德发起 的德军,是苏军的老对头指挥的,他就是曼斯坦因元帅。 7月6日,在曼斯坦因亲自指挥下,在奥博扬方向上发生了激烈战斗,交战双方同时有数百架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 参加战斗。 7月7日,曼斯坦因投入了新的坦克集团,其矛头直指奥博扬,奥博扬是库尔斯克南边的门户,德军如拿下了奥博扬 ,库尔斯克就难说了。德军坦克突破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一防御地带,又楔入第二防御地带,奥博扬告急!瓦杜丁把手边所 能抓到的预备队全部投入奥博扬危险地域,才勉强堵住口子。 7月10日,曼斯坦因乖巧起来。他不把口张得那么大,而是把兵力集中在一个较窄的地段里,榔头砸不动,就用锥 子扎进去。 锥子尖的前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它叫普罗霍罗夫卡。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普罗霍罗夫卡村处在关键地段 。曼斯坦因一旦打通了这个地段,就可以绕过奥博扬,直逼库尔斯克,小村一下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7月11日。沃罗日涅方面军洞察出曼斯坦因的意图,把预备队中的坦克部队及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紧急调往普罗霍 罗夫卡方向,这支坦克大军约有800辆T34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它们于7月12日早晨赶到普罗霍罗夫卡附近的田野,与 轰轰隆隆开来的德军坦克撞了个正着。在这片原野上空,飞机对飞机;原野中火炮对火炮,步兵对步兵;但打得分外火爆的还 是坦克对坦克。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会战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坦克,苏联战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1200辆,另一种说法为16 00辆。且不说哪个数字更接近事实,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坦克大会战,曼斯坦因的老本基本上拼光了,从南翼突入库尔斯克已 然无望。几天后,希特勒命令他把部队撤回到发起进攻时的防御地区,即便如此,他的命运也比北翼强。 在奥廖尔弧形地带的当面,本来就有苏军的两个方面军--布良斯克和西方方面军。它们于7月12日转入进攻,库 尔斯克弧形地带中的中央方面军于7月15日转入反攻。三个方面军从三个方向插向奥廖尔,本来奥廖尔指日可下,但由于反 攻比较仓促,进展比预料要慢。 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南翼,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反攻发动的很晚,到8月3日才发起,比北翼晚了20 天,但由于准备充足,进展很快。 库尔斯克南北两翼,一个先反攻,一个后反攻,先者慢,后者快,结果同一天完成任务。 8月5日早晨6时,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前卫部队突入别尔哥罗德市。 同是在8月5日,布良斯克方面军解放了奥廖尔。对这件事,朱可夫有点小小的遗憾。在解放奥廖尔时,本来打得稳 一些便可以对德军形成合围,但斯大林等不急了。他说,我们的任务是把德寇尽快赶出我国领土,等敌人进一步削弱时,我们 会合围他们的。就这样,德军等于从奥廖尔被撵走了。 8月5日晚,为了庆祝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的解放,莫斯科鸣放了礼炮。120门大炮齐鸣12响,这是苏德战争中 ,第一次为祝贺苏军的战功而鸣放的礼炮。从此,它形成了制度,苏军取得的每一个巨大胜利,莫斯科的120门大炮总要齐 鸣12响。 礼炮在鸣放,库尔斯克弧形防线战役并没有结束,它还要继续半个多月,苏军从奥廖尔和别尔哥德罗继续发展战果。 8月23日,科涅夫元帅的军队收复了哈尔科夫,苏德战场上最大的一次会战就此结束。这次会战消灭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军 事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而当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
|
-- 作者:桃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5/8/23 10:18:49 -- 1946年8月23日 大汉奸褚民谊伏法 1946年8月23日,汪政府大员褚民谊被以汉奸罪处死刑。褚民谊被判死刑后,还押看守所,不久移禁狮子口江 苏第三监狱听候执行。褚最初精神紧张,不思饮食,整天眼望着天花板,后来渐渐地安定下来,又一反常态,居然在放风时打 起太极拳来,饭量也大增。 褚民谊之妻陈舜贞,不甘心其夫就这样被判死刑,听候枪决,返南京后请了两位律师具状高院检察处求请减刑,不久 被驳回。 8月23日清晨,苏州高等法院接到司法行政部对褚民谊执行死刑的命令,当即在狮子口第三监狱布置临时法庭,检 察官派法警签提人犯。 这时正值放风,褚民谊在走廊里打太极拳,见状知道死期已到,他长叹一声,要求更衣,进入监房,周身换穿新衣, 左手执佛珠一串,步出监房。法警押着褚民谊经女监门口,隔着铁栅褚与陈壁君握手言别,陈以手帕掩面而泣。 到了法庭,检察官问:“有无遗言?”褚答:“没有遗言,我生死俱极坦然,生固无所惭愧,死则颇有价值。希望将 我的遗体送无赐庄博习医院解剖,因我表面虽壮健,而内部实有病症,愿医学家研究。” 入刑场时,褚民谊甫至左侧围墙边,执行法警以匣枪乘其不备,自后发一枪,弹中头部应声倒地,一枪毙命。 陈舜贞率子女赶到法院三监,褚已伏法一小时矣。当即办理领尸及遗物手续。回去入棺收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