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文宗阁】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36) ---- 【落缁尘】——典故大全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6&id=30918)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18:25 -- 【落缁尘】——典故大全 天文/气象 【流霞】《论衡·道虚》:“(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O喻指酒或仙道生活。唐杜甫《官吏夕坐戏简颜十少府》:“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另参见九流部 ·神仙“斥仙”、器用部·饮食“流霞酒”、器用部·器皿“霞杯”、人事部·雅逸“酌霞”。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19:57 -- 天文/时令
天文/天体
【壶中日月】参见九流部·神仙“壶公”。0喻指仙道生活。唐吕岩《七言》之九。“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蝉娟。”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21:16 -- 地理/城建 【亡羊路】《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日:‘亡之矣。\'日:‘奚亡之?\'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0喻指世事复杂。唐姚系《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亡羊1”。 【陈巷】参见器用部·车船“长者车”。清赵执信《春日闲居杂兴》:“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22:05 -- 地理/水流 【任棠水】《后汉书·庞参传》:“‘(庞)参拜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日:‘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O称颂官吏清正廉明,为民作主。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另参见地理部·水流“任棠水”、植物部·草本“拔薤”。政事部·忠直“拔薤”、政事部·议政“谒任棠”。 【投鞭填江】《晋书·符坚载记下》:前秦符坚将攻晋,太子左卫率石越以为晋有长江之险,不可代。“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O喻兵众势大。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投鞭可填江,一扫何足论。”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投鞭填江”、器用部·其他“符坚棰”。 【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清王士镇《论诗绝句》:“枫落吴江妙入神,思君流水是天真。” 【橘井】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唐杜甫《入衡州》:“橘井旧地宅,仙山5;舟航。”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24:09 -- 地理/土石 【石燕】《水经注·湘水》:“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组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颌顾如真燕矣。”O咏雨。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韵》之二: “旱魃敢同石燕舞,雨师早驭土龙迎。”另参见天文部·气象“石燕拂云”、动物部·飞禽“湘燕”。 【衔石】参见人事部·冤怨“禽填海”。唐罗隐《子规》:“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溪溟。” 【运甓】晋裴启《语林》:“陶太尉(侃)既作广州,优游无事。常朝自运甓(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之,陶曰:‘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O喻指因立志建功立业而勤勉自励。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运贫\'、人物部·其他“运甓翁”。 【玉山】《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六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往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0喻男子体形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玉山”、人事部·狂放“玉山颓”。 【东山】《晋书·谢安传》:“征西大将军桓温情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臣高讼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后谢安官至中书令、司徒等要职。O指隐居。唐王维《戏赠张五弟湮三首》之一: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另参见人物部·将相“东山起”、人物部·圣贤“东山谢安石”、人事部·雅逸“东山高卧”、人事部·志趣“东山趣”O 【蓬莱】参见九流部书仙“徐市”。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 【求田】参见人事部·享性“豪气元龙”。宋曾巩《赠张伯常之鄂见过》:“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25:47 -- 动物/虫豸 【扪虱】《晋书·王猛传》:“桓温人关,(王)猛被祸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日:‘公不远数千里,深人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溺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O咏贤士举止不拘小节。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另参见动物部·虫豸“扪虱”、人事部·行止“虱空扪”。 动物/飞禽 【衔芦雁】《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增弋。”晋崔豹《古今注》:“雁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高飞,不畏矰缴。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常衔芦,长数寸,以防缴焉。”O咏雁。唐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另参见植物部,草本“衔芦\'”。 【鸡鸣】参见人物部·其他“鸡鸣狗盗”。唐李世民《人渲关》:“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26:41 -- 动物/鳞介 【龙为鱼】参见人事部。冤怨“鱼服困”。清尤侗《吾年五十九》:“势失龙为鱼,时乖鼠变虎。” 【泥龟】参见人事部·雅逸“曳尾”。唐钱起《巨鱼纵大壑》:“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9 15:27:35 -- 动物/走兽 【鲁郊麟】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鳞”。宋陆游《识喜》:“傲世曾歌楚人风,著书久绝鲁郊麟。” 【麒麟】参见伦类部·亲眷“棋鳞儿”。宋黄庭坚《送徐隐父宰余刊:“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柚橘间生贤。” 【心猿】参见九流部·宗教“心猿意马”。唐赵嘏《四祖寺》:“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白猿】《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乃使使骋之(越女),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捷(通接)末。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女应,即入之。三入,处女因举杖击之,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0咏剑术。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四参谋幕府因赠之》:“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另参见人物部·其他“猿公”。 【君子猿】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清赵翼《憨忠寺石坛》:“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断肠猿】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后自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O咏悲思或咏猿。唐张说《岳州别子均》:“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另参见人事部·情感“猿断肠”。 【众狙】参见人事部·谬误“狙公玩”。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讹谬刊三豕,公平喜众狙。” 【棘端猴】参见九流部·杂技“猴雕刺”。宋苏轼《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楚沐猴】参见人事部·富贵“衣锦归”。O喻徒有其表之人。宋苏轼《代书答梁先》:“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0指谣言惑众。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市中有虎”、政事部·议政“成虎”、人事部·谬误“三言成虎”。 【不畏虎】《晋书·郭文传》:“洛阳陷,(郭文)乃步担人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人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尝有猛兽忽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猛兽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温峤问日:‘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0咏高人隐士。宋苏轼《南溪之南竹林中……故名之曰避世堂》:“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另参见人事部·雅逸“感异类”。 【虎拙】参见文明部·书画“画虎”。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虎拙休言画,龙希莫学屠。” 【虎威狐假】参见动物部·走兽“狐假虎威”。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 【射虎】《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射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石矣”。O指武将勇猛。唐卢纶《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另参见武备部·兵器“石设羽”、武备部·其他“军前射虎”、人物部·将相“射虎将军”、人事部·禀性 “射猛虎”。 【渡虎】《后汉书·宋均传》:“(宋均)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阶,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0咏地方官治理有方,灾害不兴。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另参见政事部·治理“虎去境”。【渡虎】《后汉书·宋均传》:“宋均字叔库,南阳安众人也。”“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重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动张捕,非优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O咏官吏政绩卓著。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国参谋幕府因赠之》。“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易俗去虎” 【管中窥豹】《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着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日:‘《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日:‘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O喻见识不广,或喻从部分推知全貌。唐归仁《掉罗隐》:“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另参见人事部·行止“窥一斑”。 【乌龙】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会稽句章民张然,滞役在都,经年不得归。家有少妇,无子,惟与一奴守舍,妇遂与奴私通。然在都养一狗,甚快,名曰乌龙,常以自随。后假归,妇与奴谋,欲得杀然。然及妇作饭食,共坐下食。妇语然:‘与君当大别离,君可强啖。\'然未得瞰,奴已张弓拔矢当户,须然食毕。然涕泣不食,乃以盘中肉及饭掷狗,祝曰:‘养汝数年,吾当将死,汝能救我否?\'狗得食不啖,惟注睛舐唇视奴。然亦觉之。奴催食转急,然决计,拍膝大呼日:‘乌龙与手丵。”狗应声伤奴。奴尖刀杖倒地,狗咋其阴,然因取刀杀奴。以妇付县,杀之。”O指家犬,并常暗喻男女欢会。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横卧乌龙”。
【功臣狗】《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相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国:“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0喻武将。清赵黜愍忠寺石一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另参见人物部·将相“功狗”、人物部·将相“功人”。 【丧家狗】《史记·孔子世家》:“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日:‘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O喻失意落魄的窘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另参见人事部·贫贱“丧家狗”。【丧家狗】参见动物部·走兽“丧家狗”。唐卢全《冬行三首》之二:“可怜圣明朝,还为丧家狗。” 【狗盗】参见人物部·其他“鸡鸣狗盗”。唐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田文》:“下客常才不足珍,谁为狗盗脱强秦。” 【狗续貂】《晋书·赵王伦传》:“(赵王化)乃僭帝位……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日: ‘貂不足,狗尾续。\'”0喻指以次续好。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世笑乌非鹊,吾怜狗续貂。”另参见人事部·谬误“续貂”。 【类狗】参见文明部·书画“画虎”。唐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夜犬】参见政事部·治理“夜犬不吠”。南朝梁萧纲《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黄犬】参见人事部·情感。黄大悲”。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 【黄耳犬】参见器用部·日用“犬书”。元张翥《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屠狗】参见人事部·贫贱“贩缯屠狗”。明刘基《夜坐有怀呈石末公》:“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忽续貂。” 【白兔】参见动物部·走兽“月兔”。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伺投兔】参见人事部·其他“守株”。宋黄庭坚《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兔藏三窟】《战国策·齐策四》:冯援在薛焚烧了孟尝君的债券。后孟尝君至薛,百姓夹道欢迎,“孟尝君顾谓冯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援日:‘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O喻指谋求避祸之道。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二首》之一:“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狡穴”。 【仓中鼠】参见人事部·志趣“李斯溷鼠”。唐韦庄《同旧韵》:“安羡仓中鼠,危同幕上禽。” 【周玉郑鼠】参见人事部·谬误“鼠璞”。宋陆游《无咎见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狐鼠】《晋书·谢鲲传》:“及(王)敦将为逆,谓谢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敦怒曰:‘君庸才,岂达大理。\'出鲲为豫章太守,又留不遣,藉其才望,逼与俱下。”o喻指恶人倚仗势力,不便消灭。清钱谦益《赠万尊师》:“莫为社公频发怒,人间狐鼠正喧厄。”另参见政事部·贪佞“城社”。 【掘鼠】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掘鼠】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 【腐鼠】参见人事部·谬误“疑鵷雏”。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鵷雏竟未休。”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22 21:36:37 -- 植物/草木
植物/花卉 植物/木本
【一瓢挂树】参见器用部·器皿“许由瓢”。唐徐夤《闲》:“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 【相思树】参见人事部·情感“相思树”。唐陆龟蒙《齐梁怨别》:“不知兰棹到何山,应倚相思树边泊。”【相思树】晋于宝《搜神记》卷十一:“宋康三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口之,论为城旦。……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 ‘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家相望也。王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家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样木生于二家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 ‘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0咏男女爱情。唐王初《即夕》:“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另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陵乌”、动物部·虫豸 “韩蝶”、植物部·木本“相思树”、器用部·宫室“青陵台”。 【将军树】参见人物部·将相“大树旁”。唐杜甫《过采员外之间旧住》:“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庾公玉树】参见器用部·珍宝“埋玉”。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别各拉泪哭以长句》:‘\'顾荣壁轸已摧绝,庚公玉树真埋藏。” 【八公草木】参见武备部·军旅“草木兵”。清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土李容前辈韵》:“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荷坚。” 【不材木】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雁”。O喻无才而得福。宋苏轼《宥老楮》:“湖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邓林】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Q喻树林。拄杖。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八:“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大夫松】《史记·秦始是本纪》:始皇泰山封禅,‘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O咏松树,或喻受恩遇。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另参见人物部·帝王“封五树松”、人物部·官吏“松大夫”。 【杨叶百穿】参见武备部·其他“百步穿杨”。唐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杨叶百穿荣公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王恭柳】《晋书·王恭传》:“(王)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0指人物品貌出众。唐李商隐《行至金中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庚杲莲。”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披氅”、器用部·衣冠“王恭鹤氅”、人物部·其他“鹤氅人”、人事部·雅逸“披鹤氅”。 【五株柳】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O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陶宅”、人物部·人杰“五柳先生”、人事部·雅逸“五柳闭门”。 【张绪柳】《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O指人谈吐风流,举止儒雅一宋陆游《小国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梦,心事肯付张绪柳4\'另参见人事部·雅遗“灵和标格。” 【陶公柳】《晋书,陶侃传》:“(陶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倒:“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O咏柳,或喻军纪严明。宋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武昌柳”。 【柳生肘上】参见人事部·病死“柳生肘”、唐白居易《病眼花》:“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谢家轻絮】参见人物部·妇女“谢女”。唐李商隐《江东》:“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杜栎】《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见大栎树,“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满[氵换木],以为柱则蠢,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O喻能全身处世之人。宋苏轼《次韵送程六表弟》:“君才不用如涧松,我老得全似杜栎。”另参见人物部·其他“散才”、人事部·雅逸“散材”、人事部一寿考“寿栎”。
【樗栎】参见人物部·其他“樗散”。唐欧阳詹《寓兴》:“桃李有奇质,樗散无妙姿。”\' 【桑下三宿】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宿恋”。宋苏轼《别黄州》:“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宋陆游《夜步》:“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清王士镇《论诗绝句》:“枫落吴江妙人神,思君流水是天真。” 【大椿】参见人事部·寿考“椿龄”。唐顾封人《月中桂树》:“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紫荆树】参见伦类部·亲眷“三荆”。唐杜甫《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暮庭春。” 【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W”。O指向朋友请罪、道歉。唐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认错赔礼。晋卢湛《览古丶“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孤鹤在枳棘】参见人物部·官吏“枳棘栖凤”。唐常建《赠三侍御》:“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班荆】《左传·襄公二六年》;“初,楚伍参与蔡太师于朝友,其子伍举(亦名“椒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获罪,‘“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以荆之枝叶铺地为席)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o喻知心朋友相遇而谈心、或喻思念家国。晋陶潜《饮酒》之十五: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另参见他类部·师友“班荆椒举‘\'。 【棘刺造猴】参见九流部、杂技“猴雕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铜驼荆棘】参见人事部·情感“泣铜驼”。宋陆游《春晴》:“自笑此生余几许,铜鸵荆棘尚关情。” 【龙竹】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与之日:‘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O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绩《游仙四首》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葛陂”、动物部 ·鳞介“葛陂龙”、九流部·神仙“杖化龙”、器用部·日用“龙杖”。 【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0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另参见文明部·书画“墨君”。人事部·雅逸“何可一日无此君。” 【竹头】《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威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代蜀,又以(陶)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O指节俭而善于利用废物。宋陆游《北窗》:“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另参见人事部·禀性“陶公木屑”。 【竹林】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唐卢纶《送从叔程归西川幕》:“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伶化采】参见文明部。礼乐“伶伦吹”。O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孟笋】《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O喻孝亲。清袁枚《寄怀钱玲沙方怕予告归里》:“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孝笋”。 【柯亭竹】参见文明部。礼乐“柯笛”。南朝梁萧衍《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O喻做事先有成算。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胸有竹”。 【骑青竹】参见伦类部·师友“竹马”。唐杜甫《李司马桥成高使君自成都回》:“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湘竹】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潘岳果】参见器用部·车船“潘郎车”、人物部·人杰“玉貌潘郎”、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梅林止渴】参见人事部·谬误“渴望梅”。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狙公分栗】参见人事部·谬误“朝四暮三”。宋苏拭《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案,水伯知谗为出鲈” 【安期枣】 《史记·封禅书丶\'‘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饮。”O咏仙道,或称美瓜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另参见九流部、神仙“如瓜枣“ 【一斛槟榔】《南史、刘穆之传》;‘“(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一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匆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O喻不计前怨,或喻因贫困而遭戏弄。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食槟榔”、人事部·贫贱“泪向槟榔”。
|
-- 作者:昆阳 -- 发布时间:2012/8/22 21:37:59 -- 九流/神仙 【青鸟使】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鸟”。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鸟使,邀人赤松家。” 【黄石仙翁】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唐徐夤《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一:“昴星人杰当王佐,黄石仙翁识帝师。”
【彭尸】参见动物部·虫豸“三尸”。宋范成大《不寐》:“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se。” 【散花天女】参见九流部·宗教“散天花”。O指佛家仙女。唐顾云《华清词》:“太上符箓龙蛇踪,散花天女侍香童。” 【萼绿华】南朝梁陶弘景《真浩》卷一《运象》:“尊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致火浣布巾一枚,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宿命时曾为师母毒杀乳妇,玄洲以先罪未灭,故令降滴于臭浊,以偿其过。与权尸解药。今在湘东山,此女已九百岁矣。”O指仙女,或喻美女。唐李商隐《无题》:“闻道阊门尊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嵇生不遭逢】-《晋书·嵇康传入“(嵇)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乍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O喻没有仙道之缘。唐胡曾《咏史诗·葛陂》:“莫道神仙难顿学,嵇生自是不遭逢。”另参见地理部 ·土石‘石髓空握”。 【湘妃】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湘妃独立九疑暮,汉女菱歌春日长。”【湘妃】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杜甫滩破行》:“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煨芋仙】参见植物部·草本“懒残芋”。清曹经沉《题仙山濯发图》:“绀宇更幽艳,中有偎芋仙。” 【嫦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O“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别称。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嫦娥孤栖”、九流部·医药“偷灵药”、人物部· 妇女“月娥”。 【羲娥】参见天文部·天体“羲驭”。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椅摭星宿遗羲娥。” 【天钧】参见文明部·礼乐“钧天”。唐皮日休《上真观》:“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长房术】《神仙传·壶公》:“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0咏仙术,亦指赶路心情急切而倍道兼行。唐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遥凭长房术,为缩地山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缩地”。 【凫化舄】参见器用部·衣冠“凫舄”。唐宋之问《送合宫苏明府颁》:“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杖化龙】参见植物部·木本“龙竹”。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凫鬼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驱石】《艺文类聚》卷七九引《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O喻造桥有如神助。唐杜甫《陪李七司马造江上观造竹桥》:“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事到海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鞭石”、地理部·城建“秦桥”、人物部·帝王“秦王构石”。 【剑为龙】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O喻指脱俗成仙,或婉称人去世。唐韦庄《春云》:“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种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洛阳县人也。……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阪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壁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壁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O喻雪景,或喻田园之美。唐李商隐《喜雪》:“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另参天文部·气象“玉田”、地理部·土石“蓝田”、九流部·神仙“种玉”。 【乘龙】《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曰乌号。”O指仙去或帝王权臣去世,或指接近帝王、权臣。三国曹植《仙人篇》:“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鼎湖”、动物部·鳞介“鼎湖龙”、武备部·兵器“鼎湖弓”、武备部。兵器“乌号”、人物部·帝王“黄帝上天”、人事部·病死“鼎湖龙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