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读书台】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25)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江苏大学出版社圆您出书梦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id=33652)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6 11:00:22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江苏大学出版社圆您出书梦 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大学出版社)成立于2007年6月8日,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的高校出版社,也是首批按照企业化制度设立的出版机构之一。出版社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幽静古朴的梦溪园畔,这里曾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故居,被誉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的巨著《梦溪笔谈》就是在此诞生的。古往今来,古城镇江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迹,孕育了多少如《梦溪笔谈》、《文心雕龙》、《昭明文选》一样彪炳史册的巨作。如今,江苏大学出版社的成立,作为江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将承载着江苏大学这所百年高校几代人的梦想与希望,延续古城曾经的辉煌。 江苏大学出版社网址:http://press.ujs.edu.cn 联系人:昆阳子(可网上留言),电话:051184413663。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6 11:04:05 --
《梦溪笔谈注》序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新成立的江苏大学出版社适时启动了《梦溪笔谈注》的编辑出版工作。八十四岁的我,满怀喜悦,撰写序言,向广大读者介绍《梦溪笔谈》的不朽价值、注释者的十年辛苦、出版者的敬业精神。 沈括(1031—1095年)是进步的政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1075年)使辽,驳斥其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隐居著述,住了八年,举平生见闻撰成《梦溪笔谈》。 沈括又是伟大的学者和罕见的通才。他精研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司天监时,观测天象,绘图多幅,改造仪器,撰浑仪、浮漏、景表三议;曾推荐卫朴修《奉元历》,并提倡新历法(与今阳历相似)。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这一发现比欧洲早四百多年;阐述凹凸面镜成像的原理;对共振等规律亦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由雁荡等山的地形,认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推论冲积平原形成的过程。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癉以及炼钢、炼铜的方法等,详为记录,予以表彰。沈括首先正式提出石油的命名,又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注意有效的方药。《梦溪笔谈》包罗宏富,集沈括学问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英人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 现存《梦溪笔谈》26卷,另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合为30卷。《宋史·艺文志》云25卷,《通志·艺文略》云20卷,皆误。《四库全书总目》已辨正。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汤修年扬州州学刻本为26卷,已佚。元大德九年(1305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源于宋本。明崇祯四年(1631年)马元调翻刻明覆宋乾道本(文物出版社1795年影印),将《补笔谈》、《续笔谈》并入《梦溪笔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番禺陶氏爱庐又翻刻马本。《梦溪笔谈注》原文依据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新校正梦溪笔谈》二书,间亦参酌其他版本。 老友王骧先生以耄耋之年,坚持学习、研究《梦溪笔谈》,伏案十载,对609条原文全都注释。国内现有的几种《梦溪笔谈》选注,合计起来仅注释200余条。王骧先生对已有注者,择善而从;未有注者,新做注释。细阅王本《梦溪笔谈注》,可以发现三个优点: 1. 注释明白。对古代名物、故实以及比较费解的词语,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注释,使一般读者能够理解。 2. 前有“题解”,后有“按语”。“题解”便于读者掌握每条的大概内容,部分条目“注 释”后的“按语”用以提示该条的学术价值或需要注意的问题。 3.条目拟题分类,便于检索。书末收有附录“《梦溪笔谈》条目分类索引”,将609条分为34类,方便读者检索。 总之,《梦溪笔谈注》对一般读者能起辅导作用,对研究人员亦有启迪作用。如将《梦溪笔谈》比为一座知识宝库,王本《梦溪笔谈注》就是一把开启宝库的钥匙,可谓功德无量。 王骧先生在《文章得失谈》中自称为“一个普通的城市平民,穷不失志的清苦教师,教书而外惟读书,舌耕之余兼笔耕”。十多年,王骧先生殚精竭虑,详注《梦溪笔谈》一书,其本身即可视为对镇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种贡献。江苏大学出版社不骛虚名,慧眼识珠,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出版本书,这种为弘扬、普及中华优秀文化作贡献的敬业精神,值得赞扬。 是为序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6 11:06:25 --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6 11:09:01 --
|
||||||||||||||||||||||||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4/9/16 16:08:06 -- 昆总,如果个人出书,需多少花费啊?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7 16:53:43 -- 这个一句难言,要看页数和印数。少的2万,多的几万。如果是畅销书,则返给作者稿费。 最近也在想,如果论坛上或者地方上,几个人出一套丛书,价格上或可以再看看怎么优惠。将来为网络诗词可以尽力做些贡献。 出版行业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管理比较严格。有许多文化经纪人出书比较便宜,多是买卖书号行为,上半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因买卖书号,向社会文化公司(或代理人)转让10个书号,违规出版76种图书,新闻出版总局对中国戏剧出版社停业整顿6个月。 另:正规出版要经过严格的编辑程序,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出版后,出版社通过内部渠道,向全国图书馆分销,有利于图书的收藏与传世。最近学习之余,在忙车乘轨先生《历代雅词大观》一书的校对工作,老先生穷60年之力,已经亲校5、6遍,但还是帮他看出不少问题,我来出版社前,当时本想给他在学校印刷厂直接印刷的,那样买个号印刷一下就成了。但其中许多错漏,也就不可避免。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7 17:12:25 -- 怎样区别一书一号和丛书号作者:出版人周亚 前些天,作者某老师突然打电话来告诉我他被某家出版公司骗了。这位作者前段时间在我们公司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第二部作品由于时间的关系则选择由北京的另一家出版公司代理,出版社同样为中国文联出版社。 为什么同样走的是正规出版,作者会说被骗了呢? 某老师在我们公司出版的作品是用的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丛书号出版。某老师一直想用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书一号出版他的第二部作品,曾经他跟我咨询过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一号的事情,由于当时时间的关系,某老师的第二部作品由北京的另一家公司代理。但是,某老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书一号的作品书号下来后,他才发现原来他的书是用的丛书号,出版费用北京某公司则是按一书一号收取,某老师查到CIP后很气愤,问我该怎么解决此事? 现在我告诉大家丛书号和一书一号的最大区别、怎样来辨别。 1、丛书是三本以上的图书用同一个书号(一个系列的书,但每本书有独立的CIP),一书一号就是一本图书有独立的书号。 2、丛书(一号)没有单独定价,不能拆开来卖,必须整套书上架发行。一书一号则是可以单独定价,可以独立发行。 3、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信息网(http://www.capub.cn/index.shtml)查询CIP能很明显的显示是否为一书一号或丛书号。 如下面这本书《飞翔的信鸽》为丛书号,有一个******丛书名,一套书为十本,其它九本的书号都跟这本书一样为:ISBN 978-7-5059-7082-3。其它的九本书都有独立的CIP,都可以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信息网可以查到。 如图:丛书号封底的总定价。
如以下《相思香樟树》就是一书一号,这一本书单独一个书号。
|
||||||||||||||||||||||||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4/9/18 14:21:05 -- 以下是引用昆阳子在2014-9-17 16:53:43的发言:
这个一句难言,要看页数和印数。少的2万,多的几万。如果是畅销书,则返给作者稿费。 最近也在想,如果论坛上或者地方上,几个人出一套丛书,价格上或可以再看看怎么优惠。将来为网络诗词可以尽力做些贡献。 出版行业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管理比较严格。有许多文化经纪人出书比较便宜,多是买卖书号行为,上半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因买卖书号,向社会文化公司(或代理人)转让10个书号,违规出版76种图书,新闻出版总局对中国戏剧出版社停业整顿6个月。 另:正规出版要经过严格的编辑程序,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出版后,出版社通过内部渠道,向全国图书馆分销,有利于图书的收藏与传世。最近学习之余,在忙车乘轨先生《历代雅词大观》一书的校对工作,老先生穷60年之力,已经亲校5、6遍,但还是帮他看出不少问题,我来出版社前,当时本想给他在学校印刷厂直接印刷的,那样买个号印刷一下就成了。但其中许多错漏,也就不可避免。 旧体诗词成为畅销,受众也太少,基本不可能了。几个人出,倒是个好办法。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9/18 17:23:36 -- 以下是引用钝笔无锋在2014-9-18 14:21:05的发言:
旧体诗词成为畅销,受众也太少,基本不可能了。几个人出,倒是个好办法。 “网络诗家别集”,或“诗昆风华集”如何?如果有愿意的,凑起来,优惠些,应能仍一人一号。出版社出书,都有业绩考核,直接与本量利挂钩的,一本书销量如果达不到盈利目标,责任人是要扣钱的,这也是矛盾。 最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联合网上诗家,编一本网络诗词年鉴之类的书,网上诗友如能分销一些,网下写诗的人通过书店等买一些,这样销量上能保本不罚钱就好,则也可以形成一个特色,对网络诗词也是一个贡献。 |
||||||||||||||||||||||||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4/9/26 11:20:26 -- 以下是引用昆阳子在2014-9-18 17:23:36的发言:
“网络诗家别集”,或“诗昆风华集”如何?如果有愿意的,凑起来,优惠些,应能仍一人一号。出版社出书,都有业绩考核,直接与本量利挂钩的,一本书销量如果达不到盈利目标,责任人是要扣钱的,这也是矛盾。 最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联合网上诗家,编一本网络诗词年鉴之类的书,网上诗友如能分销一些,网下写诗的人通过书店等买一些,这样销量上能保本不罚钱就好,则也可以形成一个特色,对网络诗词也是一个贡献。 盈利难啊,如果哪天诗词集畅销了,那国学就有希望了。 若说年鉴,倒是个新想法,以前网络上也有苏无名点将之类的文章,如能客观地收录下网络诗家的资料,确实是个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