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读书台】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25) ---- 杨修:懂与不懂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id=2154) |
-- 作者:月瑟 -- 发布时间:2002/9/8 11:35:55 -- 杨修:懂与不懂 杨修:懂与不懂 杨修先生,字德,陕西华阳人,杨彪之子,生于公元175年,死于公元219年,时年仅44岁。 杨修先生很有才华,一般说,有才华的人都比效傲慢。这就潜藏着能不能为君上所用的矛盾。在曹操集团中,杨修先生曾担任军中主簿,应该说,其才能是为曹操所倚重的。曹操不是丘八,他能驭御如郭嘉、荀彧、贾诩等谋士之才,也能驭御杨修、陈琳、王桀等文士之才。他是一代枭雄。可杨修先生不懂得;总爱耍点小聪明,以标榜自己,甚致介入了曹操的立嗣之争,就难免不自取杀身了。 曹操领兵与刘备争夺汉中,兵至潼关,见一庄园,乃蔡邕之女蔡文姬的居所。曹操入庄,文姬迎进厅堂,曹操见一曹娥碑图轴挂于大堂,问其缘由。文姬说其父蔡邕曾在碑后写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曹操就问杨修先生:“老杨,你知道它什么意思?”杨修自得于色:懂得!曹操拦住:“且慢!待我想想。”走了三里,才说:“我想出来了,你先说。”杨修就说是“绝妙好辞”的隐文。曹操很是惊讶,众人也都佩服杨修的才华。可转念一想,不对啊!曹操的老脸就有点挂不住了:走了三里才想出来,这不是说我曹某人的才华比杨修差三里吗? 杨修先生为曹操所忌都不自知,仍侍才放旷。 曹操曾建一花园,竣工后曹来参观,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唯杨修先生说曹相认为园门建得阔了。修建者立即改门。曹操看后大喜,但一听是杨修的主意,“心甚忌之”。还有一次,塞北进贡来一盒酥饼,曹操写了“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先生看见了,竟和众人分食了。曹操心里恼怒,问为何这样?杨修答道:你明明写了“一人一口酥”,我们不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当时虽笑,却“心恶之”。更甚的是,杨修先生不但妄揣曹操的心意,还将曹操的阴暗心态给抖出来。曹操多疑,怕遭人暗杀,就对手下说,他做梦好杀人,不要靠近他。一日午睡,一待卫将曹操蹬下的被子给他盖上,却被曹操跃起一剑杀了。事后曹操痛哭一场,命人厚葬。可杨修先生过于天真,将曹操的心理一言抖落:丞相非在梦中,君及在梦中耳!曹操“愈恶之”。 在受到如此猜忌却不自觉,不自省,杨修先生的可爱也是过头了。要知道,曹操身边谋士如云,如贾诩、司马懿辈岂能不知?就你杨修在那里蹦跳,岂不自寻死路?本来,曹操心里忌疑是另一个人—司马懿。他曾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国家大祸。在梦见“三马同槽”时,更是常借故要杀掉司马父子三人。可司马老鬼真是将《孙子兵法》学到家了,装孙子装得精了。曹操终于没能下得了手。到临死,还特招他委以重位,成为辅佐大臣,最终“三国同归司马氏”。 在接班人问题上,曹操是煞费苦心的,他既然立意当周文王,他的儿子当然要能成为周武王。这是一条纲领一条路线的问题。我曹操还未死,岂能容臣子们乱跟班站队,以至祸乱延生? 而杨修先生浑然不觉,竟提着头颅往前撞。他冒然多次帮助曹植作答应付曹操。在曹丕与吴质的设计下,曹操命人检查曹丕府进出的装丝绢的大竹箱,却查不出曹丕与吴质勾结的证据,于是怀疑杨修诬陷曹丕。在得知杨修教曹植应题后,曹操勃然大怒:“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杀机已生。 公元219年,曹操攻打汉中,屡败,欲归而不决。夏侯惇入帐请号令时,曹操见碗底鸡肋,随口说:鸡肋!鸡肋!于是,“鸡肋”就成了夜间口令。而就是这杨修先生解析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成了“惑乱军心”的罪名,也成为杨修先生的“生命绝唱”,一颗聪明的头颅滚落在地。在滚落时,旁观的猛将谋士们或许都懂得了什么…… “才不为我所用则忌之”。或许,可算是“鸡肋”效应吧。 |
-- 作者:叶子 -- 发布时间:2002/9/9 11:29:35 -- 有才还要善于展现才,这是扬修留给后人的教训。 |
-- 作者:诗与刀 -- 发布时间:2002/10/10 8:30:08 -- 不是曹操忌才,而是此才不为我用。 此论极是。 |
-- 作者:绿烟 -- 发布时间:2002/11/4 23:19:12 -- 正是,曹操实际上是爱才之人, 便是对刘备, 便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