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贺新郎 瞻龚定庵己亥杂诗诗碑兼怀李老宗海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35548)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5/4/15 13:37:28 -- 贺新郎 瞻龚定庵己亥杂诗诗碑兼怀李老宗海 乙未二月二日,多景诗社雅集镇江鼎石山,瞻龚自珍诗碑,乃己亥年定庵先生“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首,道士乞撰青词”而作。书者李老宗海,为多景诗社原社长,亦今蒋社于社之师也。诗碑运抵日,李老遽然鹤去,至今恰二十载。社中吟友,闻言唏嘘,因作此词。 正是春时候,被无端,忧愁风雨,催成僝僽。疏影横斜怜多少,剩得孤梅已瘦。甚怀抱,湖山吟友。回看碑墙阑散处,护青词、画像还依旧。定庵句,字如斗。 廿载来归重邂逅。想退翁,心中腕底,龙奔蛇走。应愿诗盟添生气,作个才人渊薮。也劝他,玉皇抖擞。诸老诸公俱年富,出群雄、岂限江东又。同展拜,天知否。
[自我评评] 作品上片前半部分写游园,而没有直接瞻诗碑,后半部分才到瞻诗碑,似有些慢热。下片又直接写到怀李老上来,从想象李老当时书写诗碑时的心境写下去,说他在书写此诗的时候,心中一定也是激情澎湃。想什么呢?作为社长,应该是会想到诗社的发展壮大,诗社能人才辈出吧。他一定也像定庵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就这个愿望对玉皇有所祈祷。后面从追想回到现实,称诸老诸公,本是诗社这次活动冒出来的一典故,推开一下,说现在诗社的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都还年富力强,将来还会有更大的创造。这也算是对前面所谓李老心愿的一种回答。 说到此处,就要再回过来看看,似乎李老着墨多一些,定庵先生着墨少了一些。但通篇将定庵先生诗意是融化其中的。上片前半,其僝僽阑散,隐然有“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之诗意,虽此层意思不算直接,但终究是有的。下片前段是李老在定庵先生基础上的“劝天公”,到诸老诸公处,应该说这个愿望也是实现了的,应可告慰前辈。 下片后段“出群雄”云云以至结尾,则是自己的一点所愿,但也算是在词中李老所愿基础上,对定庵先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种呼应。不仅多景诗社要出人才,其他地方的诗社也希望能多出人才,如果再推下去,除了诗人,其他方面也都能不拘一格地出人才。前面如果不说诗社自身,则有些空洞。但如果只说诗社,格局上似乎也就小了许多,这里补上“出群雄、岂限江东又”,从思路上说,就是作此拓展。 最后“同展拜,天知否。”展拜的是定庵和李老,而问天知否,还是呼应定庵先生劝天公之意。在对两位先生瞻仰、崇敬的同时,与他们一起劝天公不拘一格地降人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17 13:49:56编辑过]
|
-- 作者:风中飞羽 -- 发布时间:2015/4/15 14:00:33 -- 读到结处,坏了一个键盘。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5/4/15 14:12:52 -- 罪过罪过 ![]() |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5/4/15 14:24:46 --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5/4/15 15:09:24 -- 不知道他是激动还是愤愤 |
-- 作者:钝笔无锋 -- 发布时间:2015/4/16 9:42:56 -- 以下是引用昆阳子在2015-4-15 15:09:24的发言:
不知道他是激动还是愤愤 下片超励志,估计他看了很激动。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5/4/16 10:42:44 -- 估计还是老公惹的祸。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5/4/17 13:38:14 -- 乙未二月二日,多景诗社雅集镇江鼎石山,瞻龚自珍诗碑,乃己亥年定庵先生“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首,道士乞撰青词”而作。书者李老宗海,为多景诗社原社长,亦今蒋社于社之师也。诗碑运抵日,李老遽然鹤去,至今恰二十载。社中吟友,闻言唏嘘,因作此词。 作品上片前半部分写游园,而没有直接瞻诗碑,后半部分才到瞻诗碑,似有些慢热。下片又直接写到怀李老上来,从想象李老当时书写诗碑时的心境写下去,说他在书写此诗的时候,心中一定也是激情澎湃。想什么呢?作为社长,应该是会想到诗社的发展壮大,诗社能人才辈出吧。他一定也像定庵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就这个愿望对玉皇有所祈祷。后面从追想回到现实,称诸老诸公,本是诗社这次活动冒出来的一典故,推开一下,说现在诗社的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都还年富力强,将来还会有更大的创造。这也算是对前面所谓李老心愿的一种回答。 说到此处,就要再回过来看看,似乎李老着墨多一些,定庵先生着墨少了一些。但通篇将定庵先生诗意是融化其中的。上片前半,其僝僽阑散,隐然有“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之诗意,虽此层意思不算直接,但终究是有的。下片前段是李老在定庵先生基础上的“劝天公”,到诸老诸公处,应该说这个愿望也是实现了的,应可告慰前辈。 下片后段“出群雄”云云以至结尾,则是自己的一点所愿,但也算是在词中李老所愿基础上,对定庵先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种呼应。不仅多景诗社要出人才,其他地方的诗社也希望能多出人才,如果再推下去,除了诗人,其他方面也都能不拘一格地出人才。前面如果不说诗社自身,则有些空洞。但如果只说诗社,格局上似乎也就小了许多,这里补上“出群雄、岂限江东又”,从思路上说,就是作此拓展。 最后“同展拜,天知否。”展拜的是定庵和李老,而问天知否,还是呼应定庵先生劝天公之意。在对两位先生瞻仰、崇敬的同时,与他们一起劝天公不拘一格地降人才。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5/4/17 13:43:20 -- 自我批评完了,等着大家的批评 ![]() |
-- 作者:凌波踏浪 -- 发布时间:2015/4/17 17:20:26 -- 我只说一点:此词的谋篇立意都很好,惟语言不清丽,个别处更觉音韵拗口。即使而今词已不可歌,也要尽量流畅优美才是。至于那类长调涩词,音节拗怒,则当别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