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点绛唇——三阙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33213) |
-- 作者:凌波踏浪 -- 发布时间:2014/5/7 17:26:25 -- 点绛唇——三阙 其一: 四月江南,霏霏烟雨迷津道。 伤心怀抱,杜宇皆知晓。 莫叹春残,莫叹春将老。 花谢了,此情未杳,且看青梅早。 其二: 柳老苏堤,落英满地伤春暮。 曾来折取,欲把伊留住。 足底芳尘,心上关情处。 山故故,一湖蛙语,荷叶将将举。 其三: 婵月将圆,无端总把相思惹。 紫藤花下,谁遗香罗帕? 怕又疏离,怕又成虚化。 狠心话,再三言罢,终是难割舍。 |
-- 作者:學友 -- 发布时间:2014/5/7 17:30:52 -- 生活除花草意象外,還有其他的嗎。 |
-- 作者:凌波踏浪 -- 发布时间:2014/5/7 17:38:10 -- 花草是春天的象征呀,我比较在意,也就没注意其他了。 |
-- 作者:學友 -- 发布时间:2014/5/7 18:36:05 -- 生活形態若如此,讀者只需看前人的詞就夠了。 又審前後詞作的情感層面,筆者恰似女性。
|
-- 作者:风中飞羽 -- 发布时间:2014/5/7 19:52:50 -- 笔者的确是女性 学友兄法眼 |
-- 作者:凌波踏浪 -- 发布时间:2014/5/8 9:55:58 -- 那可不行。景物虽大同,情感思想却不同!同样是月亮,每个人眼中看来各不同。再者,我也没看过多少前人词作的。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5/8 10:31:34 -- 或曰:诗至唐,词至宋,已臻极致,今人拾之,皆古人牙慧,有何意趣?余曰不然。诗者,体情言志之具也。刘彦和《文心》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山川草木,风花雪月,鸟兽虫鱼,以目视之,古今略同;以心观之,因人生际遇不同,彼此感发亦必不相同。出之于诗词,览之于读者,则必各具面目,各具意趣,古人今人,皆无妨无干也。且夫文化昌明,科技进步,更今非昔比,多有古人所未梦见者。今之胜古,后之胜今,推陈出新,为必然之趋势可知也。 ——我的《剪叶集》自序中的一段话。意思不在花花草草,而在中间感情的真,但真有本真归真之分,体现到境界遂有大我小我之别,或如佛家之大乘小乘。这个是要靠个人修为与超越的。 |
-- 作者:凌波踏浪 -- 发布时间:2014/5/8 11:12:35 -- 很赞同的观点!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4/5/8 11:27:25 -- 学友兄说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希望能不断超越自己。 ![]() |
-- 作者:學友 -- 发布时间:2014/5/8 15:29:40 -- 四月江南,霏霏烟雨迷津道。 伤心怀抱,杜宇皆知晓。 莫叹春残,莫叹春将老。 花谢了,此情未杳,且看青梅早。 就這首全然相同的物象取向,所呈現香草遲暮的閨怨情調。以往我讀過應該就不少了。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