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茅山逢故人 张伯雨自度“茅山逢故人”填者鲜见,“词律拾遗”不补。癸巳年戊午月辛亥日,多景诗社句容采风,昆阳子嘱填此调,今用此赋茅山上香。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32061) |
-- 作者:成斋 -- 发布时间:2013/6/19 21:00:06 -- 茅山逢故人 张伯雨自度“茅山逢故人”填者鲜见,“词律拾遗”不补。癸巳年戊午月辛亥日,多景诗社句容采风,昆阳子嘱填此调,今用此赋茅山上香。 风送三峰清岁,风卷千林烟翠。怎许心丝,凝为心苦,但沉心底? 今生应道香缘,未必红砂羽袂。且看云来,平章云涌,漫收云意。 <!--EndFragment-->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3/6/19 22:35:10 -- 赏读。下片前两句,应字平声,未字仄声,羽字仄声,如果平仄颠倒一下,就更好了。平仄平平平仄,原作三处都是同样平仄,另一句平平仄仄平平,无可校的,但后三句平仄,对应句上下片完全相同,所以整首平仄最好一字不差。这两句或可以作:“今生但道香缘,何必红砂仙袂。”如何? |
-- 作者:成斋 -- 发布时间:2013/6/20 8:29:58 -- 谢谢! “应”古今皆有平仄声,算是可以,作遵循释;我是从律句的角度诠校的,原用“何”感觉软了,“羽”字以求句内对......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3/6/20 9:36:27 -- 一、词中四言“平平平仄”与“平平仄仄”可通的少,不可通用的多,六言的是在这两种四言的基础上加了两个字,后四字和四言律是一样的。更多的是“中平平仄”,而不做“平平中仄”,这个是诗与词平仄格律的一大区别。 二、六言句第一个字作为律句,一般可平可仄,但如知道的贺新郎七字句“吹尽残花无人问”、“无限楼前沧波意”,平仄平平平中仄,第六个字可平可仄,但第一个字一般不用仄声,其严格如此,不可不防。 |
-- 作者:成斋 -- 发布时间:2013/6/20 13:14:32 -- 以下是引用昆阳子在2013-6-20 9:36:27的发言:
一、词中四言“平平平仄”与“平平仄仄”可通的少,不可通用的多,六言的是在这两种四言的基础上加了两个字,后四字和四言律是一样的。更多的是“中平平仄”,而不做“平平中仄”,这个是诗与词平仄格律的一大区别。 二、六言句第一个字作为律句,一般可平可仄,但如知道的贺新郎七字句“吹尽残花无人问”、“无限楼前沧波意”,平仄平平平中仄,第六个字可平可仄,但第一个字一般不用仄声,其严格如此,不可不防。 若有二个或以上同字句应考虑粘对,并从字的阴阳声中擦其美听...... |
-- 作者:成斋 -- 发布时间:2013/6/20 21:19:31 -- 因为是张雨自度,无他曲可校,自然是以原调的声律为照,不易他声的好,姑且“从”了昆阳,其余的留给音乐理论人士去研究。兹录与下:
风送三峰清岁,风卷千林烟翠。怎许心丝,凝为心苦,但沉心底? 今生应道香缘,何必红砂仙袂。且看云来,平章云涌,漫收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