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诗昆论坛 (https://bbs.shikun.net/bbs/index.asp) -- 【北固亭】 (https://bbs.shikun.net/bbs/list.asp?boardid=1) ---- [原创]忆汉月·早春回乡 (https://bbs.shiku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id=31669) |
-- 作者:帅克 -- 发布时间:2013/2/25 12:32:10 -- [原创]忆汉月·早春回乡 忆汉月·早春回乡
漫步溪桥,徜徉柳岸,竚望田野,有梅香冉冉,麦浪滔滔,荠花点点,正是春归时候。 春早早春春早,已是梅香先绕。 满园桃李倚东风,荠顶又簪新巧。 回眸杨柳岸,依旧是、鹊巢高挑。 转头千树翠围深,风絮独催人老。 注:忆汉月,《钦定词谱》卷八上,又名《望汉月》。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谱依欧阳修《红艳几枝轻袅》。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3/2/26 10:19:11 -- 谢帅克先生支持,这期队伍又扩大了:) |
-- 作者:成斋 -- 发布时间:2013/2/28 19:24:37 -- 欣赏 转头的工夫便成翠围,我等能不老? |
-- 作者:凉风 -- 发布时间:2013/3/2 20:26:55 -- 开得奇,结得也奇。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3/4/11 14:35:37 -- 忆汉月·早春回乡 漫步溪桥,徜徉柳岸,竚望田野,有梅香冉冉,麦浪滔滔,荠花点点,正是春归时候。 春早早春春早,已是梅香先绕。满园桃李倚东风,荠顶又簪新巧。 杨柳岸,依旧是、鹊巢高挑。转头千树翠围深,风絮独催人老。 注:忆汉月,《钦定词谱》卷八上,又名《望汉月》。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谱依欧阳修《红艳几枝轻袅》。 昆阳子评:看小序,连用两个鼎足对,工整而不觉板滞,文字上颇见功夫。词起句用特殊句法,但读不出特别之处,反似绕口令,不足取。上结荠顶一句,字面略显新巧,反不如下结“转头千树翠围深,风絮独催人老”之精警。填词能如下结两句,不欲求其工,而必能自工。词写早春,梅与桃李似有时间差异,当然现在花卉,变异品种多,不能武断,但在早字上似也未能完全体现。且麦浪、荠花,应都是再晚一些时候所能见者。下结因有“转头”二字,反觉得十分妥帖。从章法上看,杨柳岸一句,仍只是写景,只是地点的变化,没能把词境往重、大处拓展,也是一点不足。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3/4/11 14:36:23 -- 慢慢评,最后再结集。大家也可以再砸砸。 |
-- 作者:昆阳子 -- 发布时间:2013/4/11 14:38:35 -- 五律·早春夜雨 夜来酥雨润,帘上竹回春。 翠掩松窗面,节穿云槛身。 乘风歌雅韵,摇水浣冰轮。 啼鸟枝头早,紧催梦里人。 昆阳子评:此诗精彩处,也在结句。题云早春夜雨,既要体现早,还有紧扣夜,方称恰到好处。写夜雨最熟悉的,一个是老杜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个是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诗有二诗影子,与杜诗结构略相类似。老杜写夜雨,二联是声响,三联为目见,十分写实,四联呼应首联之好字,颇可借鉴。孟浩然之诗,于夜雨则从空灵处落笔,全是虚写,而落花风雨、伤春惜春之情历历,又是一种手段。先生原诗,既云夜景,则翠色、雨晕等,似都可以避开。结句云梦里人,则前四句如果实写,以存客观之观照,于第三联,则可以虚写,以拓展诗境梦境,如此应更加丰富。 |
-- 作者:帅克 -- 发布时间:2013/4/22 17:07:51 -- 谢谢昆阳子先生点评,祝好! |